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3年我国西北某地地面气象站某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

2013年我国西北某地地面气象站某日14~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天气过程及所发生的季节,正确的是

A.春季,冷锋 B.夏季,冷锋 C.秋季,台风 D.冬季,强对流天气

2.该天气过程过境时间及气流特征,正确的是

A.17~18时,辐合上升 B.18~19时,辐合上升

C.19~20时,下沉辐散 D.14~15时,下沉辐散

3.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发生的天气现象,最可能是

A.暴雨和沙尘暴 B.大风和暴雨 C.大风和沙尘暴 D.大风和寒潮

 

1.B 2.B 3.C 【解析】 1.根据当日温度在15~30℃之间,判断为夏季。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为冷锋,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过境时气温与气压变化大,据图可知剧变时间为18~19时。气温剧烈下降冷空气来袭,与前方暖气团相遇,导致暖气团抬升,气团相遇为辐合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冷锋过境会有降温、大风、雨雪、沙尘暴等天气,结合该地为西北地区,前方暖气团干燥,水汽含量少,难以形成降水,大风和沙尘暴的发生概率更大,C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农业生产类型对应合理的是

A. 华北平原—水产养殖业 B. 鄱阳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C. 四川盆地—大牧场放牧业 D. 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

 

查看答案

“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其主要原因是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

A.气候 B.市场

C.地形 D.技术

2.关于①区(东北商品粮基地)和③区(长江中下游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①区人均耕地面积大

B.①区水热条件优

C.③区水热资源丰富

D.③区机械化水平高

 

查看答案

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最大的特征是虚拟现实技术

B.数字地球采取集中方式存储信息

C.数字地球是地图数字化

D.数字地球是把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查看答案

若要监测和分析图中某市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最快捷的技术是

A.电子通信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