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长白山天池边上游览的游客会发现一种石头,它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它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左图)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白山天池的形成源于( )
A. 火山活动
B. 溶洞塌陷
C. 地壳下陷
D. 岩石崩塌
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 “浮石”孔隙的形成缘于外力侵蚀作用
C. “浮石”的岩性与大理岩相同
D. “浮石”的形成缘于岩浆喷发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成都某校学生沿铁路线经宝鸡、兰州至酒泉考察,沿途依次呈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A.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常绿阔叶林、针叶林、荒漠草原、草原
C.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草甸、荒漠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草原、荒漠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如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表示北半球_____(冬、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
(2)乙图表示北半球_____(冬、夏)季气压带分布状况,判断理由_______。
(3)乙图中P表示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__(名称), 它将________________切断。
(4)E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 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印度半岛此时季风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__半球,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3)读材料二气候资料图,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 其成因是__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__。
(4)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5)读材料三,气候中热量、降水、光照、水热组合、气象灾害等都会对农业造成影响。试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甲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乙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为北半球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2)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D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C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
(3)甲图所示日期,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_(快或慢),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呈现_______的分布规律。
(4)乙图中当地球绕日公转由b运行到c时,直射点向______(南或北)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长短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