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甲“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乙“3月21日正午北京市某中学教学楼日影示意图”,回...

读图甲“地球公转示意图”和图乙“3月21日正午北京市某中学教学楼日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

(2)据图乙推断,楼影朝向为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花坛“一半亮、一半暗”,之后某同学连续观察一周,发现正午花坛被教学楼阴影遮挡的范围逐渐__________,原因是正午太阳高度逐渐____________,楼影长度变___________

(4)据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图甲中标注的6个节气,下面组合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接近相等的节气是___

A.惊蛰、立冬     B.寒露、立春    

C.立夏、立秋     D.立夏、惊蛰

 

④ 正北 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天空上,楼影朝向正北 变小 增大 变短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有关内容,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试题难度一般。 (1)读图可知,图中①位置为春分,②位置为夏至,③位置为秋分,④位置为冬至,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最接近近日点,④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2)据所学知识可知,3月21日正午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所以楼影朝正北。 (3)此后一周,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影子逐渐变短,所以正午花坛暗的范围逐渐变小。 (4)不在赤道上的点一年中昼长时间能够相同,只有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才能实现,所表示的时间关于6月22日(或12月22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即是关于夏至(或冬至)对称的两个节气,选项中只有立夏和立秋关于夏至对称,符合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7月小尼同学从浙江杭州飞往甘肃敦煌,开启了“甘青”之旅。

材料二:旅行过程中,小尼用相机记录了沿线主要的自然景观。

材料三:朋友建议小尼同学此次旅游必须准备以下物品:墨镜、遮阳帽、防晒服、防晒霜,秋衣、秋裤、薄羽绒服。

(1)形成A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B处地貌名称是      

(2)按照成因,张掖丹霞的岩石类型属于       ,判断依据是      

(3)写出形成牛心山的地质作用过程:①       形成牛心山花岗岩岩体;②           形成了高耸的山体;③       使花岗岩岩体出露地表。

(4)简析小尼在途经B至C段时,既要防晒又要保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水窖是一种地下埋藏式蓄水工程,用于收集贮存地表径流。2018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十周年的日子。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有哪些?我国西部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哪些?

(2)我国西部干旱缺水地区修建的“母亲水窖”主要对水循环的          环节和         环节施加影响。 (3)在西部地区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4)根据水循环原理:水循环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和补充。但某些地区水资源却出现枯竭,请简要分析其人为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图甲中丙地为挪威的松恩峡湾,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湾,峡湾两岸山高谷深,景色优美。

材料三 下图为里斯本和拉巴特的降水资料统计图。

(1)形成松恩峡湾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游览松恩峡湾最佳季节是          

(2)据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都柏林所在的冰岛哪些清洁能源比较丰富(举两例)。

(3)里斯本和拉巴特所属的气候类型都是                  ,但拉巴特的年降水量小于里斯本的年降水量,主要原因是拉巴特受                (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时间较长。

(4)简析北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位游客向西去新疆旅游,沿途依次看到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据此分析该游客看到的景观自东向西变化,体现了(  )

A.自然带的周期性更替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随海拔升高而变化的垂直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地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面左图为“巨人之路”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属于右图中的(     )

A. B. C. D.

2.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凝固—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凝固—海水侵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