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提供重要参考。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近 B.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
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
下图表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一河流上游南岸冲刷严重,北岸有沙洲形成;下游左岸冲刷厉害,右岸入海处形成三角洲,则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与图相吻合的是
A. B.
C.
D.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下列各题。
1.甲地的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2.北京时间为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3.在上图中,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天,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据此完成各题。
1.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基多(0°) D.库鲁(5°N)
2.地球同步卫星的绕地公转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自转速度比较,它们的(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 B.a<b<c<d
C.a=b=c=d D.a<c<d<b
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
C.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D.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