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南、北半球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与盐度按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_____,②和④______,③和⑥_________

(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

(3)与 A 处相比,纬度相同的 B 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盐度曲线 蒸发量曲线 温度曲线 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 B 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海水盐度以及影响盐度的因素。 (1)海洋表层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最高,两极最低;故③和⑥表示温度曲线。海水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副热带海区盐度最高。海水蒸发量与气温和天气有关,副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且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蒸发量最大,两极地区气温低,故蒸发量极小,甚至接近为零。故②④为蒸发量曲线。①⑤为盐度曲线。 (2)③和⑥代表海水温度曲线,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或者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一致。 (3)B位于北半球,大致位于北纬75度附近,位于海洋与大陆的交界处,陆地上大量的淡水注入稀释了海水,加上北冰洋的海冰融化起到了稀释作用,故盐度较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齐民要术》有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_____,这一原因主要与图中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过程有关。

(2)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 ____________(请在图中①、②、③、④中选择一个填入其中)。

(3)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____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    

C.②强,④弱        D.①强,③弱

(4)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较同纬度地区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②表示         ,④表示       

(2)图中山麓地带的植被最可能是         阔叶林(填“常绿”或“落叶”),影响

该山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3)城市化过程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其中水循环中的蒸发和              (填

序号)等环节会减弱,进而改变水系的演化。

(4)指出甲、乙两地之间夏季风向并说明成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查看答案

    2019 年 8 月,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这场大火,可能导致当地在近期

①土壤肥力增加

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地表径流减少

④ 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在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时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东南亚沿海地区常见的警告牌,提示居民向高处避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警告牌提醒的灾害可能是

A.海啸 B.强风

C.泥石流 D.滑坡

2.引起该灾害的常见原因是

A.陆地地震 B.超强台风

C.河水暴涨 D.海底地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