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环节①为 。 (2)图中...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水循环环节①为         

(2)图中 A 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这反映了水循环的意义之一是                   

(3)近几年该河流的下游地区多发洪涝灾害,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水汽输送。 (2)(河口)三角洲;塑造地表形态。 (3)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湖;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加强管理,建立防灾抗灾应急体系。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环节、河流地貌和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等相关知识。 (1)读图可知,图示为海陆间水循环,其中水循环环节①是由海洋上空指向陆地上空,所以是水汽输送。 (2)图中 A 处位于河流入海口,由于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所以常形成河口三角洲;所以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将上中游的泥沙携带到下游,体现的是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3)该河流的下游地区多发洪涝灾害,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河流中上游多流经山区,坡度陡,水流速度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要加强植树造林;沿湖地区积极实施退耕还湖;河流沿岸面积广阔的区域可以修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水量大,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加强管理,建立防灾抗灾应急体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是荒漠地区一种特殊灌溉系统,主要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适用于山麓、冲积扇边缘地带,用于截取地下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行政区轮廓图;右图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

(1)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左图中____________ (选填甲乙丙丁)省区,该地区的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类属于____________

(2)坎儿井之所以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是因为该类水循环中____________(环节)导致水资源损耗较大。

(3)坎儿井所在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 共同组成地球的____________圈层。

(2)岩石圈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为____________

(4)F 和 G 之间的界面名称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 下左图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地景观图。

(1)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            ,此时段绿洲气压            (高或低),沙漠绿洲局地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在下图中添加箭头,完成图示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

(3)简述沙漠绿洲局地热力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查看答案

    晚唐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描述的“巴山夜雨涨秋池”可能就在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佛图关地势高险,两侧环水,三面绝崖,明代建有夜雨寺,相传佛图关上曾有块状如石笋的“夜雨石”,白天干燥,入夜后就湿润流水。“佛图夜雨”曾是巴渝十二景之一。

读“佛图夜雨画”,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与“巴山夜雨涨秋池”现象产生原因相关的有

①秋季昼夜温差大②佛图关水汽充足  ③佛图关有夜雨石④夜间盛行上升气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丹霞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沉积岩)巨厚,垂直节理发育,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丹霞地貌及形成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以风力侵蚀为主

B.岩浆喷出冷却形成

C.坡度较缓

D.以流水侵蚀为主

2.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B.冰川下切作用强烈,破坏植被

C.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较硬,不易侵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