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某同学设计的地理实验,所需材料如下:顶层不封闭的长方形玻璃缸(长100cm、宽30cm、高40cm);塑料薄膜(在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支香;火柴。用以上材料可做一个地理事物运动过程的实验(如图),其步骤是:①把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入玻璃缸内的两侧;②盖上塑料薄膜,有孔的一侧对着冰块盆;③点燃香,朝下垂直从小孔插入约30cm。
此实验过程可模拟( )
A.锋面系统 B.温室效应 C.气旋 D.热力环流
下图为60°N某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述“某月”是指(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控制B、C两地的气压中心分别是( )
A.亚洲高压、夏威夷高压 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C.亚洲低压、阿留申低压 D.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3.该季节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
A.东南风 西北风 B.西南风 西北风
C.东南风 东南风 D.西南风 东南风
读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 )
A.亚速尔群岛 B.蒙古高原
C.夏威夷群岛 D.东非高原
2.形成该地区气压年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洋流 D.海陆分布
2019年第一号台风于5月18日凌晨在我国广东沿海登陆。以下能反映台风气流运动特征的示意图是
A. B.
C. D.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图中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该气压带影响,北非地区终年高温少雨
B.受风带1影响,台湾东部夏季多暴雨
C.受风带2影响,新西兰终年温和湿润
D.受气压带和风带2的交替控制,罗马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