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这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位于季风区是     地区和     地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      地区和       地区。(填字母代号)

(3)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C区域

D区域

气候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土壤

 

黑土、黄土

典型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业类型

 

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4)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D (2)地形;气候;C;D;A;B (3)见下表。   C区域 D区域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土壤 红壤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农业类型 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   (4)青稞;高寒,适合耐寒作物青稞生长。棉花;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及各区域之间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差异等知识点。 (1)A为青藏高寒区,B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C为中国南方,D为中国北方。图片①是江南水乡风光,应位于C区;图片②是北方雪乡风光,应位于D。 (2)这四大区域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地形和气候(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400mm年等降水量线)。位于季风区是C地区和D地区,位于非季风区的是A地区和B地区。 (3)C为中国南方,D为中国北方。   C区域 D区域 气候 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温带地区、位于东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土壤 红壤 黑土、黄土 典型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 农业类型 以水田为主的种植业(年降水量大,河网密集) 以旱地为主的种植业 (4)A区位于青藏高原,其特征是高寒,所以适宜种植耐寒作物青稞;B区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种植喜光的棉花;C区域位于南方地区,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适合种植喜水热的水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生态破坏 B.资源短缺

C.大气污染 D.水体污染

2.缓解该环境问题,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B.控制机动车数量

C.关停高能耗企业

D.建设防护林体系

 

查看答案

    2019年4月2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预计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领域中可以应用“北斗”系统的是

A.交通运输 B.作物估产 C.海底矿产分布 D.病虫害分析

2.为监测并分析城市化过程发展变化趋势,应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北斗”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不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重工业发达,环境质量不好

3.三中心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D.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禁止开发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  )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人口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应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查看答案

    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荔枝树的生长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 ℃,则来年基本绝收。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是荔枝种植的一块“飞地”。

如下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海陆分布 C.地形 D.纬度因素

2.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

A.荔枝生长期长,上市晚 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

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 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

3.唐诗曰“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造成该空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饮食习惯的改变 D.气候条件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