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河南黄泛平原风沙区主要集中于黄河故道周边地带。该风沙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已从“春种一壶籽,秋收一瓢粮”变成了如今“沙地河道花果飘香,平川农田粮丰林茂。”

材料二  河南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中部是丘陵岗地,此区梯田层层,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水田如网;北部是平原和洼地。信阳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积雪特别深厚的区域之一,最大积雪达45厘米,降雪日数在20天以上。“信阳毛尖”(茶叶)享誉中国,茶树生长喜酸怕碱,喜阴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材料三  下图分别为河南省黄泛平原风沙区分布图、 A地和信阳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1)根据材料三,描述河南省地形特征。

(2)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

(4)试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

 

(1)西部山地、中部丘陵,东部平原;地势北、西、南高,东部较低。 (2)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经过的水域面积广,带来较多水汽;南下冷空气遇山地阻挡,停留时间长,降雪量大;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 (3)夏季暴雨,历史时期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冬季气温低,复种指数低,植被覆盖率低,地表裸露时间长;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加剧,土壤干燥,易起沙,导致风沙区面积广。 (4)植树造林,降低风速,减少自然灾害;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气候,增加大气湿度和降水等,保障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环境。 【解析】 题目通过河南省的地形、黄泛平原及信阳市的气候、地形、河流的介绍,考查区域环境特征的总结能力和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能力。 (1)描述河南省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分布、地势变化等方面分析。从等高线分布分析,河南省西部靠近第二、三阶梯分界线,西部多山地,中部多丘陵,东部平原;地势北、西、南高,东部较低。 (2)分析信阳积雪日数多的原因,主要从温度、湿度及地形分析。温度:信阳北低南高,南下冷空气遇山地阻挡,停留时间长;靠近内陆,冬季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相比气温更低。湿度:大部分地区位于淮河以南,冷空气南下经过的水域面积广,补充较多水汽。北低南高,受地形抬升,易形成降雪。 (3)说明黄泛平原的气候特征与该地风沙区面积广的关联性,主要从降水量、降水季节分布、气温变化及风力作用分析。从气候统计图分析,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易引发黄河泛滥改道,淤积的泥沙多,提供沙质沉积物;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覆盖差,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风力作用强,易导致沙化面积扩大等。 (4)从地理角度解释黄泛平原风沙区形成了“林木繁茂—灾害减少—粮食丰产—环境优美”良性循环的原因,主要从森林资源的生态环保作用植树造林,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可以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森林植被减缓径流,增加下渗,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森林可以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减少旱涝灾害,保障粮食生产;植被覆盖率增加,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2.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

    位于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尼亚加拉瀑布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该瀑布被山羊岛分成马蹄瀑布和美国瀑布两大瀑布群,其中有94%的水从马蹄瀑布流下。1897年,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水电站在美丽的尼亚加拉瀑布上游建成,瀑布上游一大部分水流被引入四条大渠道中,供下游各发电厂使用。

读马蹄瀑布界线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瀑布

A. 后退速度较均一 B. 整体上向南后退

C. 后退了约500米 D. 朝河流下游后退

2.修建加固区域和疏通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河中小岛被淹 B. 增加观景点

C. 防止瀑布岸线后退 D. 增大径流量

3.“尼亚加拉”水电站的建设对尼亚加拉瀑布的影响是

A. 增加瀑布水量 B. 增加瀑布落差

C. 减小瀑布流速 D. 增加瀑布宽度

 

查看答案

    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随身必需品,中国是智能手机生产大国,智能手机的产业链很长。下左图是我国某国产手机的零部件主要来源地,下右图是我国某H 手机企业生产部门迁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近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组装基地,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A. 中国手机产业基础好,设施完善

B. 与东南亚相比,中国劳动力便宜

C. 中国能研发生产全部手机零部件

D. 中国手机需求量大,可就近销售

2.一般而言,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可容纳的电子元器件每隔 18-24 个月就会增加一倍,性能 提升一倍。因此,电子产品的价格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最近几年,国产手机价格却越来越贵。其原因 最可能是

A. 受国际形势影响,核心技术自由买卖

B. 面向世界大市场,航空运输成本上升

C. 争夺下游厂商,增加零部件进货成本

D. 国产手机品牌升级,科研经费在增加

3.H 企业将生产部门从一线城市深圳迁往临近的东莞,而总部和设计等部门还保留在深圳,下列 说法最合理的是

A. 深圳近香港,保留设计部门可吸引香港人才

B. 生产搬离,可降低深圳房价,提高研发水平

C. 东莞相对而言地价较低,劳动力生活成本低

D. 东莞位于广州与深圳之间,离两个市场较近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2011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完成下题。

1.①、②、③省最有可能是(  )

A.黑龙江、甘肃、海南 B.黑龙江、浙江、海南

C.浙江、江西、黑龙江 D.海南、浙江、黑龙江

2.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三省中只有③省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B.②省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的耕地比重大,粮食总量在三省中最高

D.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查看答案

被动屋(如图)即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起源于德国,其主要原理是从建筑技术层面采用 节能环保材料,综合利用建筑物所有自然得热方 式(如太阳光、照明、人体和电器散热等),来 维持室温20℃以上的高舒适度,不需要额外采暖 或者制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制约被动屋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与设备 B.地形与地价 C.资金与技术 D.劳动力与材料

2.与德国相比,我国北方建造被动屋的成本较高,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光照强 B.纬度低 C.降水多 D.温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