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建设白令海峡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 【解析】 (1)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寒冷、暴雪、强风等方面进行分析。白令海峡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高,白昼短,部分海域会出现极夜现象,极为寒冷,同时受副极地低企业控制,降雪多,多暴雪,海峡狭窄,海峡狭管效应强,风速快。 (2)根据材料提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气温较高,方便通过。 (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该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东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材料缺乏,需远距离运输;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 温度≥0℃和850hPa 温度<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融化层”位于上图中

A.     B.     C.     D.

2.此时图2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 南昌    B. 清远    C. 赣州    D. 郑州

3.“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A. 高速公路封闭    B. 破坏输电设施    C. 农业生产减产    D. 干扰无线电通讯

 

查看答案

    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 不同下垫面的热容量差异

C. 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 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2.“冷岛效应”能()

A. 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B. 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C. 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 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查看答案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查看答案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