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三处,_______处埋藏着...

读大陆架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D三处,_______处埋藏着丰富的煤、石油等矿产资源,_______处广泛分布着锰结核。C箭头含义:_______

(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处海域,因为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_______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4)B上覆海域海水上泛,其原因主要有:①洋流中的_______流;②冬季温带海区水温表层比底层_______,海水易形成对流。

(5)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_______海里的领海权,_______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B A 入海的河川径流 B 大陆架水域水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入海的河川径流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寒暖流交汇 地震波 上升的补偿流 低 12 200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海底地形、海洋资源开发与洋流、海洋权益等综合知识。读图可知,B处为大陆架,D为大陆破,A为洋盆。C为入海的河川径流,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会回答问题。 (1)大陆架有丰富的矿藏和海洋资源,已发现的有石油、煤、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是整个地球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一。锰结核分布于洋盆中。地表的各种河川径流大多数最终都会汇入海洋。 (2)大陆架属于浅水海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鱼类饵料丰富;寒、暖流交汇处发生大规模海水搅动,营养物质丰富,饵料充足;地表河川径流入海带来大量的营养盐,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饵料丰富。 (3)目前,地质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4)上升补偿流是由沿岸盛行离岸风导致。强大的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动海水表层离岸而去,上层海水缺失,除了周围海水补充,海底海水往往上泛(上升)补充。冬季温带海区水温表层受气候影响,水温降低,当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海水,则会出现海水对流现象。 (5)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这是海洋法公约规定,但是领海国有权规定自己的领海范围,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国家享有部分主权权利及其他管辖权的海域宽度不超过200海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沿海省区海盐生产能力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盐属于海洋       资源,①②③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主要原因是      

(2)我国沿海省区海盐生产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3)①处为我国著名的       盐场(名称),该盐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4)渤海海域赤潮多发,其主要原因是              ,治理赤潮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查看答案

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报道,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在智利中部沿岸近海(南纬31.6度,西经71.6度)发生8.2级地震,或将引发海啸。

(1)本次地震是因为美洲板块与       板块相互       而产生。

(2)震中附近海岸类型主要是       ,该海岸的主要特点是              等。

(3)A处附近最著名的海洋资源是       ,形成的原因是      

(4)简述防范海啸等海洋自然灾害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海北接中国广东、广西,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材料二: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炫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

材料三:南海部分区域图

(1)判断图中字母表示的海底地形名称:A       、B      

(2)根据材料分析,南海可以开发       资源、       资源、       资源等。

(3)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

(4)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重大意义。

 

查看答案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钱塘江潮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河口形状

B.冬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2.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查看答案

2004年12月26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完成下面小题。

1.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

A.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B.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A.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B.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C.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D.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