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上将夏季之后连续5日的日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10℃视为秋季。下图为我国部分省会城市常年入秋时间和秋季长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读图可知
A. 东北地区比长三角地区入秋早 B. 省会城市入秋日期各不相同
C. 入秋时间随纬度升高而渐晚 D. 内蒙古高原比四川盆地秋季长
2.关于各地秋季说法正确的是
A. 呼和浩特纬度最高,入秋最早 B. 贵阳森林覆盖率高,故秋季长
C. 北京秋季多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D. 成都秋季多受暖锋影响,多雨
3.对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秋季我国多数地区盛行东南风,风力强劲
B. 立秋以后,我国各地昼短夜长,天气转凉
C. 我国多数地区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0℃,露变为霜
D. 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气温降低,食物减少,候鸟南迁
下面地质图中,①岩层切断③岩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岩层①~④形成的先后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2.在图示③④岩体中最可能发现
A.化石 B.煤炭 C.盐矿 D.有色金属矿产
水库消落带指水库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干湿交替的特殊区域。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m,消落带面积为400多km²。
读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对长江流域的影响是
A.增加地表径流 B.增加海洋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减弱 D.三角洲增长速度放缓
2.三峡水库水位差异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流径流量大 B.上游地区径流季节变化大
C.库区面积广阔 D.上游地区水土流失较严重
3.三峡水库最低蓄水位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1月 B.5月 C.8月 D.11月
位温指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时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位温上升,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三个纬度范围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东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洋流
2.据图可知,对流层顶最高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巴西高原 D.墨西哥湾
3.①地对流层顶位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冰雪多
读世界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P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C.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控制 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2.1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最可能:
A.一路逆水 B.一路向东南 C.一路向西南 D.一路逆风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反映了冬天的降雪对农作物越冬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谚语最适用的区域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鄱阳湖平原
2.冬雪利于冬季作物越冬,其原因是冬雪:
A.导致地温低,冻死害虫 B.对土壤起到保温和增湿作用
C.融化后缓解土地盐渍化危害 D.融化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