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位温指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时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

    位温指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时的温度。空气块受热时位温上升,空气块放热时位温降低。在对流层内,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下图表示1979—2013年7-8月三个纬度范围对流层顶平均位温的经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同一纬度范围内对流层顶平均位温东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分布 D.洋流

2.据图可知,对流层顶最高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 B.恒河平原 C.巴西高原 D.墨西哥湾

3.①地对流层顶位温高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海拔高 C.距海近 D.冰雪多

 

1.C 2.A 3.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 1.7-8月为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的海洋,陆地气温较高,空气受热显著,因此对流层顶的位温较高;以30°—40°N纬度范围为例,0°—120°E和120°W—75°W范围内以陆地为主,对流层顶平均位温较高,120°E—120°W和75°W—0°范围内以海洋为主,对流层顶平均位温较低;综上可知,选项C正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大致位于30°—40°N的纬度范围,而恒河平原大致位于20°—30°N的纬度范围,两个地形单元均位于60°E—120°E的经度范围内;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平均位温高于恒河平原,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的海拔较高,故选A;该图表示北半球的三个纬度范围,而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排除C;墨西哥湾地表温度要低于同纬度的陆地,下垫面对空气的加热不显著,上升气流较弱,对流层顶的位温较低,高度较低,排除D。故选A。 3.由前述分析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②地位于恒河平原;由于地表增温速度比空气增温速度快,夏季时,青藏高原地表的温度高于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高原地表对大气的加热作用较为明显,使上升气流增强,从而使该地区对流层顶的海拔较高,位温较高,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世界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P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C.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控制 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2.1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最可能:

A.一路逆水 B.一路向东南 C.一路向西南 D.一路逆风

 

查看答案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反映了冬天的降雪对农作物越冬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谚语最适用的区域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鄱阳湖平原

2.冬雪利于冬季作物越冬,其原因是冬雪:

A.导致地温低,冻死害虫 B.对土壤起到保温和增湿作用

C.融化后缓解土地盐渍化危害 D.融化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市冬夏季节热岛强度(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冬季热岛强度比夏季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少 B.硬化面积大 C.污染浓度小 D.人为释放热量多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武夷山区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区 D.云贵高原

2.该地的日期与天气状况可能分别是

A.6月8日 多云 B.7月6日  阵雨 C.8月6日 浓雾 D.9月9日 小雨

 

查看答案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图(潜水:埋藏于地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光照条件看,图示区域杂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是

A. B. C. D.

2.图中河流此时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水量正达最大值

C.含沙量达最大值 D.地下水补给河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