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世界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P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A....

读世界某区域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P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C.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控制 D.常年受西风的影响

2.1月,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最可能:

A.一路逆水 B.一路向东南 C.一路向西南 D.一路逆风

 

1.D 2.B 【解析】 1.从P地的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P地最冷月份气温在0°C以上,且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形成的是热带沙漠气候,西风带和副高的交替控制形成的是地中海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是温带海洋气候。故选D。 2.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从图中经纬度可知,由P地乘船经甲海域驶向Q地,其方向为向东南方;而所经海域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所以不是逆风航行;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是顺水航行。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反映了冬天的降雪对农作物越冬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谚语最适用的区域是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鄱阳湖平原

2.冬雪利于冬季作物越冬,其原因是冬雪:

A.导致地温低,冻死害虫 B.对土壤起到保温和增湿作用

C.融化后缓解土地盐渍化危害 D.融化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市冬夏季节热岛强度(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题。

冬季热岛强度比夏季高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少 B.硬化面积大 C.污染浓度小 D.人为释放热量多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太阳辐射强度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武夷山区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区 D.云贵高原

2.该地的日期与天气状况可能分别是

A.6月8日 多云 B.7月6日  阵雨 C.8月6日 浓雾 D.9月9日 小雨

 

查看答案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图(潜水:埋藏于地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光照条件看,图示区域杂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是

A. B. C. D.

2.图中河流此时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水量正达最大值

C.含沙量达最大值 D.地下水补给河水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甲图所示流域除金属矿、水资源等丰富外,能源资源中         占全国重要地位。乙图所示区域除矿产资源外,             资源丰富。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A、C两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