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图(潜水:埋藏于地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图(潜水:埋藏于地表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光照条件看,图示区域杂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是

A. B. C. D.

2.图中河流此时

A.自西南流向东北 B.水量正达最大值

C.含沙量达最大值 D.地下水补给河水

 

1.B 2.D 【解析】 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②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热量充足,有利于野草生长,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451到452米,而潜水为为451到45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0-1米,可能为洼地湿地,且④地位于谷地,光照条件较差,所以此处不适合野草的生长。A C D错误。故选B。 2.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东北高西南低,河流溪流发育在山谷当中流向应从东北流向西南。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判断规律,可以知道,④地位于山谷,在图中,山谷处,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的方向,从高值流向低值做出地下水的流向。由此可以知道当地的地下水补给河水,水流处于枯水期,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小。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的差异。

(2)甲图所示流域除金属矿、水资源等丰富外,能源资源中         占全国重要地位。乙图所示区域除矿产资源外,             资源丰富。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4)A、C两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解决的措施分别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5年4月出访巴基斯坦,就稳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图中虚线示意)建设进行了磋商。中巴经济走廊是指连接位于中国西部和贯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铁路主干道,将从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港。

材料二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和从巴基斯坦向中国新疆油气运输管道起点的瓜达尔港是巴基斯坦难得的深水良港,毗邻巴基斯坦和伊朗边界,濒临阿拉伯海,靠近霍尔木兹海峡。

(1)简析中巴铁路和经济走廊建设中需要克服的恶劣自然条件。

(2)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分析该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将对中巴经济产生的积极影响。

(3)有人推测瓜达尔港以后将替代卡拉奇成为该国经济中心。对此观点你是否赞同,请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查看答案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读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回答下列小题。

1.与离岸风不具有相关性的是

A.上升洋流 B.渔场分布

C.海雾形成 D.热带雨林

2.与地中海气候冬雨率关系密切的风向箭头是

A. B. C. D.

3.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非洲食草动物南迁

C.中南半岛洪水泛滥 D.北极地区科考繁忙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如下表)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除了夜观天象,古人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最可能依据(  )

①月相的变化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④海洋潮汐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惊蛰和霜降节气与哈尔滨实际物候相比(  )

A.惊蛰节气提前,霜降节气错后 B.惊蛰节气错后,霜降节气提前

C.惊蛰节气、霜降节气均错后 D.惊蛰节气、霜降节气均提前

3.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事活动的指导功能(  )

A.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减弱

B.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增强

C.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减弱,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增强

D.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增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减弱

 

查看答案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B.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