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请据图说明你...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请据图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结合左图,分析右图中甲区域的降水特征及其原因。

 

(3)左图中中部地区是我国是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区,试分析其发展商品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虽地处内陆,但P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原因是什么?

 

(5)A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地形以高原为主。理由是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多在1000米(500米)以上,且分布比较稀疏(起伏较小)。 (2)甲区域降水量较多。暖湿气流(夏季风)在山地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3)夏季光热充足;日温差较大;有灌溉水源;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 (4)P城旅游资源丰富(敦煌古城遗址),旅游业发达。 (5)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积极植树造林)。 【解析】 试题 (1)读图,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大多在1000米以上,且分布比较稀疏,说明起伏较小,为高原地形。根据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分析,图示地区主要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 (2)读图甲,对应图乙中的甲区域位于祁连山东麓,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所以甲区域降水特征是相对于周围地区,降水量较多。 (3)读图,图甲中中部地区是河西走廊,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夏季光热充足,日温差较大。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和部分山地降水,灌溉水源充足。山麓地带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发展。 (4)根据省区轮廓分析,P城有敦煌古城遗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所以带动着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快,占比重大。 (5)A河是内流河,流域内降水少,气候干旱,所以要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现有植被,营造防护林,积极植树造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特征是(   )

A.由东南向西北地区减少 B.山区降水小于周边地区

C.由西向东逐渐增加 D.河谷降水大于山地

2.近几十年来,弱水流程逐渐缩短,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低,冰川融化量较少,补给水量减少

B.气候变暖,植被减少,蒸发增加

C.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水大量减少

D.沙尘暴日益频繁,河道淹没

 

查看答案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过度采伐,“地球之肺”--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010年11月3日,美国银行承诺将投放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相结合

A.① ② ④ B.① ② ③ C.② ③ ④ D.①③ ④

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2.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减低 D. 草原生产量减低

 

查看答案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2.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查看答案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