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 改善生态环境 ③ 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3.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9日消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呼伦湖,冬捕开始,一网收获十吨鱼。读呼伦湖附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被一列著名山脉穿过,该山脉走向是 (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呼伦湖鱼品质远高于其他大湖的淡水鱼,其原因是 ( )
①热量条件好,饵料丰富②生态环境优越③水温低,生长缓慢④冬季捕捞,生长期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图中沿48°N门西向东农业生产类型是 ( )
A.渔业、放牧业、种植业、林业 B.种植业、舍饲畜牧业、放牧业、林业
C.放牧业、林业、舍饲畜牧业、种植业 D.舍饲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种植业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热量不足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