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 km B.20~40 km C.40~60 km D.60~80 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 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 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3.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D.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1.A 2.D 3.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根据材料可知,在绿洲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中距县城0-20KM的距离,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说明过度开采地下水,是“生态裂谷”的位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2.根据材料可知,“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水资源短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故A错误;由于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故B错误;由于“生态裂谷”地下水位低,不会流向荒漠区,故C错误;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植被少,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流动沙丘,故D正确。 3.该地气候干早,不适宜全面造林,且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交错带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但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荒漠区发展灌溉农业易加剧荒漠化,造成土地盐碱化。该地区降水量小,水资源总量少,从黄河调水可有效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9日消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呼伦湖,冬捕开始,一网收获十吨鱼。读呼伦湖附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被一列著名山脉穿过,该山脉走向是 (    )

A.东西 B.南北 C.东北西南 D.西北东南

2.呼伦湖鱼品质远高于其他大湖的淡水鱼,其原因是 (    )

①热量条件好,饵料丰富②生态环境优越③水温低,生长缓慢④冬季捕捞,生长期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图中沿48°N门西向东农业生产类型是 (    )

A.渔业、放牧业、种植业、林业 B.种植业、舍饲畜牧业、放牧业、林业

C.放牧业、林业、舍饲畜牧业、种植业 D.舍饲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种植业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热量不足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查看答案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查看答案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物种骤减    C. 酸雨加重    D. 沙尘暴增加

 

查看答案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到达此岛时,首先看到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火地岛上有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有800公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推断,岛上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乌斯怀亚闻名世界的是

A. 地理位置    B. 自然风光    C. 矿产资源    D. 人文风情

3.当丙地迎来太阳与海面成一线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月某日8时    B. 4月某日5时    C. 7月某日16时    D. 10月某日20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