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B. 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 热量不足    D.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1.A 2.B 【解析】 1.读图,乙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A正确,选A。北方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B错误。南方地区热量充足,C错。北方地区植被以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为主,D错。 2.丙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B对。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有丰富的水源不是主要自然原因,A、D错。人口稠密,劳动力多不是自然原因,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查看答案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物种骤减    C. 酸雨加重    D. 沙尘暴增加

 

查看答案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1520年,航海家麦哲伦到达此岛时,首先看到当地土著居民在岛上燃起的堆堆篝火,遂将此岛命名为“火地岛”。火地岛上有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也称世界尽头,距南极洲仅有800公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推断,岛上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乌斯怀亚闻名世界的是

A. 地理位置    B. 自然风光    C. 矿产资源    D. 人文风情

3.当丙地迎来太阳与海面成一线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 1月某日8时    B. 4月某日5时    C. 7月某日16时    D. 10月某日20时

 

查看答案

读部分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长城站和中山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山站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干燥 B. 中山站自转线速度较大

C. 长城站上可常年看到极光 D. 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东南方向

2.南极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形成环境与南极的自然地理环境相差甚远,说明(   )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壳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D. 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作图:在太阳光照图中适当位置标注地球自转方向以及太阳光线。

(2)图中的晨昏线为   (晨或昏)线,太阳直射的经度是       

(3)图中A、B、C地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地,昼长最长的是      

(4)北京时间是6月             时。

(5)此日,C地昼长为      小时,C地日落的区时是      点。

(6)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由B向C发射的炮弹将会向      (西/东)偏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