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植物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部分鱼类的繁殖及肥育场所,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某校地理实践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甲湖流域(下图)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甲湖蓝藻水华的发生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和食藻鱼类比例大幅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湖蓝藻水华频发,富营养化严重。2018年初,甲湖流域开始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统一规划综合整治流域水体。

(1)遥感监测显示,甲湖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且湖西部多于东部,说明其原因。

(2)调查表明,在农业社会甲湖蓝藻水华往往发生在洪水年份,推测其可能原因。

(3)说明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

 

(1)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藻生长繁殖;湖西部沿岸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当地夏秋季盛行偏南(东)风,蓝藻容易在湖西部堆积。 (2)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后搬运至湖中(湖泊四周耕地及村庄富含养分的污水被带入湖中)。 (3)甲湖流域涉及多个(级)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级)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证水安全)。 【解析】 该题以巢湖为背景,考查水体污染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及流域可持续发展措施制定的原因,考查学生读材料、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及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1)蓝藻水华暴发集中在夏秋季的原因应从气温角度分析,首先夏秋季水温较高,利于蓝藻生长繁殖。读图可知,甲湖西侧入湖河流众多,沿岸城市密集,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较多,富含营养物质的废水随地表径流入湖较多,东部入湖河流少;据图中湖泊的形状可判断为安徽省的巢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当地盛行东南风,蓝藻容易在湖西部堆积,因此蓝藻水华暴发湖西部多于东部。 (2)据材料可知,“水华”是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水体呈蓝、绿或暗褐色,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藻类大量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水华”主要发生在的静态水体,尤其以鱼塘、流动不畅的内河涌等较常出现。洪水年份流域内降水多,地表径流侵蚀搬运能力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地区的物质被大量侵蚀搬运至湖中,致使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现象。 (3)甲湖流域全面实施河长制和湖长制的原因应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甲湖流域涉及多个行政区,政府统一规划整治才能协调各行政区、各部门利益,从流域整体进行综合整治,实现效益最大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引黄济淀工程是国家继南水北调工程后实施的又一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于2017年10月通水。白洋淀(淀为浅湖)上游接纳海河水系中大清河上源唐河来水,下游由大清河排出。白洋淀水域面积366km2,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白洋淀多次出现干淀。1983—1988年,白洋淀曾连续5年干淀。2014年6月,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初始可能承载100万人左右,发展比较好的话可能达到200—300万人。下图为引黄济淀线路图。

(1)试推测造成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

(2)说明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

(3)简析河北省政府将容城县、雄县、安新县列为浅层地下水禁采区,将安新县城区列为深层地下水禁采区的主要目的。

(4)简述引黄入冀济淀工程的实施对雄安新区建设和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草地总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部分分为活根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下图为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生物量分配构成,M、N代表该草地退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地上生物量低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

A.低温 B.干旱

C.强风 D.盐碱

2.从M阶段草地发展成为N阶段草地,表明该草地

A.趋于退化 B.趋于良好

C.趋于稳定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

    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的水分、温度和有机质差异显著。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南部某苹果园3-9月不同生产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月份变化。(注:地膜覆盖选用厚度为0.08mm的黑色、白色透明塑料膜;生草覆盖指的是人工种植特定的草类来覆盖土壤)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膜覆盖相比,7-9月该果园生草覆盖下土壤水分较少的原因是

A.土壤蒸发较多 B.草类生长耗水

C.径流流失较多 D.果树生长繁盛

2.夏季晴天时,该果园黑膜覆盖区膜内温度较白膜覆盖区

A.白天高 B.日较差小

C.夜晚高 D.日较差大

3.推测该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

A.黑膜覆盖区 B.白膜覆盖区

C.生草覆盖区 D.清耕区

 

查看答案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低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高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①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侧海洋递减

②总氮含量高值区集中在离河口远的近海滩涂地区

③总磷含量整体上由陆向海递增   

④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  )

A.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2.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

A.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