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完...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1.A 2.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及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试题难度较易。 1.据图可知,该省的自然增长率较低,说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说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则人口密度增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比重有27%增加到40%,因此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不足50%。该省的自然增长率较低,说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故A正确;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说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则人口密度增大,故B错误;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经济的发展,故C错误;城市人口比重有27%增加到40%,因此城市入口数量增加不足50%,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A。 2.由图中数据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这不是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该省在2000-2010年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故B不符合题意;该省在2000-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没有缩小,故C不符合题意;该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较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常住人口减少,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 年降水量、7月均温、1月均温 B. 年降水量、1月均温、7月均温

C. 7月均温、1月均温、年降水量 D. 7月均温、年降水量、1月均温

2.有关该区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其海拔约为1 800米 B. 气温年较差约为20℃

C. 七月均温约超过30℃ D. 一月均温低于0℃

 

查看答案

    河北省张北坝上地区,建有特大型风电站。山区风机布局在山脊、鞍部、沟谷等风力强劲、风向稳定的地方,风电场占地面积大,对捕鼠黄鹰柄息、觅食危害较大。下右图为山脊上空黄鹰空中盘旋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常影响黄鹰在空中盘旋的风最可能是

A.谷风 B.西南季风 C.盛行西风 D.热岛风

2.下列天气对黄鹰飞行威胁最小的是(  )

A.雨雪天气 B.低温寒潮 C.北风强劲 D.微风和煦

3.风电场对张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受人类活动的扰动,生物多样性会不可逆转地减少

B.风机和风电场建筑群会使鸟类的栖息地破碎化

C.多数植被因受设备放热的影响,分布范围会向高纬度拓展

D.风电场建成后对积雪厚度将产生较大影响

 

查看答案

    那曲地处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曾是我国唯一没有树木生长的城市,栽种的树木常因生理性失水(根系吸水困难)而死亡。我国Y企业致力于生态建设,曾成功对内蒙古库布齐沙漠进行生态修复。2016年,该企业与那曲政府合作,采用多项技术,仅一年多就实现树木种植成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那曲人工栽种的树木易出现“生理性失水”,主要是因为该地

A. 地处高原,光照强 B. 海拔高,空气稀薄

C. 气候寒冷,地温低 D. 降水少,蒸发旺盛

2.与库布齐沙漠相比,Y企业工作人员在那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 高寒缺氧 B. 昼夜温差大 C. 风力强劲 D. 紫外线强烈

3.下列技术中,最适于解决那曲树木“生理性失水”问题的是

A. 日光温室育苗技术 B. 防紫外线遮阳喷雾技术

C. 特制肥桶保水技术 D. 风光互补土壤增温技术

 

查看答案

    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方式,涌泉根灌通过微管把水肥溶液直接输送到果树根区,进行地下局部灌溉。下图示意我国陕西省某果园6月初采用不同方式(滴灌和涌泉根灌)灌溉后1小时和24小时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状况,滴灌和涌泉根灌所使用的水量相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涌泉根灌24小时后土壤含水量的曲线序号是

A. B.

C. D.

2.该果园果树根系集中分布的土壤深度为

A.0—30厘米 B.40—70厘米

C.60—90厘米 D.90—120厘米

3.与滴灌相比,涌泉根灌能够

A.提高地下水位 B.增加土壤蒸发

C.减少杂草生长 D.减少植物蒸腾

 

查看答案

    澳大利亚库伯佩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下城镇,这里的蛋白石占全世界的95%。目前该城镇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地。下图示意库伯佩蒂地下城镇入口景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最初该地民居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

A.躲避战乱 B.利用矿洞

C.遮风挡雨 D.发展旅游

2.为实现该城镇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修建地上水库,提高环境承载力 B.禁止采掘蛋白石,保护生态环境

C.建地下酒店和博物馆,发展特色旅游 D.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