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全球每年塑料度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200...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全球每年塑料度弃物超过3000万吨,其中有超过2000万吨的塑料垃圾直接丢弃或从陆地通过河道、风力最终进入海洋。当前国内外坏保意识逐渐增强,各地“禁塑令”逐步推广。聚酯材料在土壤中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已经在众多领域替代了普通塑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陆地上的白色污染。聚酯材料需要环境中微生物种类、数量、温度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得到快速降解,在海洋环境中聚酯材料分解缓慢。

分析在海洋环境中聚酯材料分解缓慢的原因,并请你为治理海洋塑料污染提出解决措施。

 

原因:海洋中微生物数量较少;海水温度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较慢;海水的流动性降低了微生物分解的效果。 措施:加大技术投入,开发能够在海水中降解的塑料制品;加强宣传教育,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加强监管,减少向海洋排放塑料污染物。 【解析】 本题以海洋塑料污染为例,考查影响聚酯材料降解的因素及减少海洋聚酯材料塑料垃圾的原因,注重学生人地协调观的考查。 第一问分析在海洋环境中聚酯材料分解缓慢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聚酯材料在土壤中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聚酯材料需要环境中微生物种类、数量、温度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得到快速降解,与土壤环境相比海洋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型较少、海水温度较低、海水的流动性强等降低了其分解效果。 第二问,分析治理海洋塑料污染提出解决措施,第一加大科技的投入,开发能在海水中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第二加强监督与管理,减少向海洋排放塑料污染物;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加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抖音是指时长在一分钟内,用户可在社交平台上实时分享的视频形式。位于西安城墙脚下的永兴防“摔碗酒”是被抖音捧红的众多“网红”景点之一。“摔碗酒”配上一曲欢快又洗脑的《西安人的歌),在网上迅速蹿红,吸引八方“抖友”纷纷前来“打卡”。其他抖音“网红”景点还有重庆的“轻轨穿楼”、厦门鼓浪屿的“土耳其冰淇琳”和青海茶卡盐湖的“天空之镜”等。这些地方都借助抖音平台形成了滚雪球式的疯狂传播。

抖音已成为许多旅游景点向外推介的形式之一,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网红景点”持

久“保鲜”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公里。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表面湖水较少或无表面湖水的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自然环境特征。

(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可能原因。

(3)推测中央山谷边缘及内部都没有成片大面积风成沙丘分布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图为环阿尔泰山次区域及周边地区略图。下左图为1971-2010年阿勒泰地区年最大积雪深度变化图。下右图为我国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水系图。

材料二  额尔齐斯河全长4248公里,在中国境内546公里,流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多达111亿立方米。引额济克工程(引额尔齐斯河水至克拉玛依市)完工通水,给炎热干旱的戈璧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带来清凉和希望。

材料三  环阿尔泰山次区域指中、俄、哈、蒙四国在阿尔泰山脉的结合部。该区域的四国十二方都是多民族聚居区,尤其是俄罗斯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在中、俄、哈、蒙四国跨界而居。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深入推进,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圈合作前景光明。

(1)描述阿勒泰地区年最大积雪深度变化特征。为什么说该地冬牧场积雪的理想深度是不厚也不薄?

(2)分析新疆额尔齐斯河流量丰富的原因。

(3)从生态角度,简析引额济克工程对水资源调入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4)简述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

    “工业上楼”是近年来在我国部分沿海城市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发展都市型工业所采取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主要方式是建设高层工业楼宇,销售或租赁给工业企业。高层工业楼宇正在替代曾经流行一时的“花园式工厂”。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从“花园工厂”到“工业上楼”,反映出当地

A.产业转型基本完成 B.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C.信息工业发展迅速 D.土地供应日趋紧张

2.与高层住宅楼相比,高层工业楼宇建设时较少考虑建设的配套设施是

A.公共交通设施 B.文化娱乐设施 C.超市等商业设施 D.水电网络设施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其内涵是指“1×2×3”,目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 B.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C.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 D.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B.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杂交水稻种植

D.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