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诅咒”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即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经济发展,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矿产资源丰富度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省区中与“资源诅咒”命题相符的是( )
①四川 ②河北 ③福建 ④辽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其摆脱“资源诅咒”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大煤炭资源开采力度
②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③延长生产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④关停高污染高能耗企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广东省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
A. 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B. 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 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 D. 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早
2.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
A. 以旅游业为主 B. 以重工业为主
C. 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D. 以金融、服务业为主
“秋天,是水稻丰收的季节,秋分后的黑土地上,垛满了需要晾晒两周的稻谷。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使水稻中决定营养成分的干物质积累丰富。脱壳后,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这是中国最好的稻米,需要经过138天漫长的生长期。”这是著名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关于黑龙江五常大米的描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黑龙江五常大米成为全国最好的稻米的优势条件是
①光、热、水充足
②生长周期长,有机质丰富
③冬季寒潮杀死害虫,使用农药少
④土壤肥沃,使用的化肥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促使黑龙江五常由“种稻禁区”转变为全国最好的稻米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 优良水稻品种的引入和培育 B. 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C. 大棚种植技术的发展 D. 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A.地形低平,排水不畅 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C.海拔较高、冻土广布 D.土质粘重,容易下渗
2.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合理的是
A.上游地区多沼泽,发展航运业
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甜菜种植
D.流域内部落差大,可以全流域发电
无定河位于陕北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 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2.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甲——土地荒漠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吉林省白城市湿地广布,近年来白城市十年九旱,成为缺水的“水乡”。右下图为吉林 省西部略图。
完成下列小题。
1.白城形成水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与地形 B. 地形与水文
C. 植被与水文 D. 气候与植被
2.在旱灾时白城居民也很少引用湖泊和沼泽水,主要原因是
A. 水质盐碱度高 B. 引水工程量大
C. 保护湿地资源 D. 保障下游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