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对于地理课堂纪律你有什么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对于地理课堂纪律你有什么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本题据实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之前荒漠化严重,经过近30年治理,已经实现治理面积大于沙化面积了,沙漠不再是危害之源。左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

材料二:右图为库布齐光伏发电图。光伏板提供清洁能源,光伏板之间栽植着甘草、苜蓿、沙打旺、杨柴等牧草;光伏板下养殖绵羊和灰雁等畜禽。光伏发电机组需要经常清洗除尘。

材料三:今年6月17日是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脱贫攻坚战”。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

(1)上世纪90年代之前库布齐沙漠逐渐扩大的原因?(自然、人为)

(2)评价库布齐发展大面积光伏产业的区位条件。(有利、不利)

(3)大规模安放光伏板后,该地区的牧草生长比以前旺盛很多,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牧草过多过高会导致光伏板被挡住阳光,效率下降,甚至引发火灾。当地对牧草是怎么样处理的?

(4)结合材料三,举例说明荒漠化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见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人迹罕至。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1)分析亚马逊雨林深处人迹罕至的原因。

(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巴西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从开发历史、交通、地形、农矿产品分布、城市分布回答。

(4)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标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煤炭是宁夏的优势矿产资源,全区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占宁夏土地总面积的1/4。全区19个县市中就有10个县分布煤炭资源。宁夏煤炭具有煤种齐全(16类煤炭皆有)、储量丰富、煤层厚度大、层位稳定、煤质优良、地处非农区等特点,煤炭预测储量2027亿吨,居全国第五位,已探明储量316.5亿吨,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已探明的环保型煤炭(环保型煤炭也叫绿色煤炭,是指时生物圈、大气层及各工业生产无污染或低污染、无危害或低危害、高发热量煤炭资源)164.5亿咚,占全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童的51.88%。下图示意宁夏煤炭资源、年平均太阳辐封总量共年平均大风日数分布。

(1)指出宁夏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2)分析宁夏未来建设发展能源基地的主要方向。

(3)针对宁夏在煤炭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宁夏煤炭也可以学习山西的延长产业链的做法,山西煤炭延长产业链的三条措施是什么?

 

查看答案

    淮北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是一个典型的因资源而兴起的城市。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的优势不在于扩大煤的开采总量,而在于利用这里煤品种全、品质好的优势延长产业链,走煤炭化加工之路,把淮北建成全国一流的煤焦电基地,在皖北地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煤化工基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市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关于小明同学玩吃鸡的感受,正确的是

A.游戏开始时从飞机跳下观察范围广的原理类似于GPS

B.游戏中山区公路的修建成本便宜

C.游戏中的荒地容易水土流失、荒漠化

D.游戏里小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无关

 

查看答案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但其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据此结合山西省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地理位置适中

C.市场广阔 D.煤炭储量丰富

2.为了使山西省由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原煤开采量

B.产业结构多元化

C.完善水路运输网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