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图中阴影部分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

    下图为我国寒温带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图中阴影部分为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样本和物种基因库,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海拔高低

C.纬度因素 D.距海远近

2.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下列原因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

A.低温冻害 B.潮湿多雨

C.冰雪灾害 D.持续强风

3.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

A.提高土壤肥力 B.增加生物种类

C.减轻病虫害发生 D.提高土地生产力

 

1.A 2.B 3.C 【解析】 1.影响森林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气候、降水等,图示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森林生长慢。导致图示地区森林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候条件,A对。海拔高低、纬度因素、距海远近不是直接原因,不是影响森林生产力的主要因素,B、C、D错。 2.林下可燃物的多少是预报森林特大火灾的重要依据,潮湿多雨的环境使可燃物腐烂,林下枯枝落叶的湿度大,不易燃烧。可能导致林下可燃物减少的是潮湿多雨,B对。低温冻害、持续强风不能增加枯枝落叶的湿度,A、D错。冰雪灾害产生的冰雪主要覆盖在枯枝落叶表层,对湿度提高影响小,C错。 3.森林火灾对图示地区环境的有益影响最可能是害虫卵被烧死,减轻病虫害发生,C对。大火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能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A、D错。可能导致一些生物灭绝,减少生物种类,B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种森林生态系统景观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该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B.当地的河流夏季水量丰富,冬季干枯

C.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D.生物种类繁多,但人口稀少

2.下列开发方式中,有助于该种生态系统保护性开发的是(  )

生态旅游;建实木家具厂,生产高档家具;建自然保护区;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结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目前,对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的生产方式为(  )

A.迁移农业 B.滥捕滥杀动物

C.机械化开垦 D.旅游商品生产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大草原过度开垦、放牧,造成频繁的“黑风暴”刮走了3亿吨尘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黑风暴”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植被遭到破坏 B.地下水位下降

C.降水异常减少 D.温室效应加剧

2.“黑风暴”现象对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启示是(  )

A.少耕免耕,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B.深翻扩耕,充分挖掘土地的生产潜力

C.施用绿肥,防止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D.退耕还林还牧,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查看答案

    话说青藏铁路那曲段位于唐古拉山南坡和念青唐古拉山北麓,沿线荒漠化、沙害严重,铁路路基易遭受风蚀或沙埋,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采取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的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图为石方格沙障平面布置示意图(单位:米)。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青藏铁路那曲段采用路基覆盖碎石、地面平铺卵砾石方格方式防沙的原因有

①自然环境恶劣,植物难以成活

②人造旅游景观,增加旅游资源

③太阳辐射强,人工合成材料寿命短

④就地取材,坚固耐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青藏铁路那曲段石方格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隔温保墒,利于植物生长

③抬升高原风,增加降水量

④增强蒸发,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暖阳穿过教室的玻璃斜射到课桌上,我慵懒地伸了个懒腰,突然看到班级最漂亮的女生胡小雪笑着对我眨了眨眼睛,对我递过来一个纸条。我顿时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脸红地接过。我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打开了纸条,只见上面写着“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根源是(   )”。

A.过度樵采 B.气候干旱 C.人口增长过快和贫困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查看答案

    小贱注意到爸爸的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导航仪能即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定位 D.地理信息系统

2.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路程约为

A.1000米 B.1200米

C.1800米 D.2000米

3.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4.赵铁蛋在手机上叫了外卖后发现,可以看到外卖小哥在地图上的位置和行驶轨迹。这里用到的技术有

①RS   ②GPS    ③GI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l)根据下表数据,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印度河干流

53

31

54

8

7

支流①

13

44

36

8

12

支流②

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

16

19

64

10

7

 

(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