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l)根据下表数据,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的主要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河流 |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 |||
4~6月 | 7~9月 | 10~12月 | 1~3月 | ||
印度河干流 | 53 | 31 | 54 | 8 | 7 |
支流① | 13 | 44 | 36 | 8 | 12 |
支流② | 14 | 28 | 56 | 7 | 9 |
支流③ | 4 | 30 | 51 | 8 | 11 |
支流④ | 16 | 19 | 64 | 10 | 7 |
(2)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养蜂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很强。在早春繁殖时期,如果遭遇低温冷冻天气,会直接导致产蜜量下降。在花期,如果遭遇干旱、洪涝、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同样也会导致蜜源植物开花率下降、花期缩短。根据调查,蜂农每年遭遇的自然灾害在所有风险中均排第一位。
材料二:有科学家曾经说过:“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多存活4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
(1)早春3月,蜜蜂繁殖期可能遭受低温冻害,判断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并说出造成这一恶劣天气的灾害名称。
(2)4~5月花期,蜜蜂采蜜时可能遭受沙尘暴天气,简述该地区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3)7、8月份东北地区如果遭遇干旱、洪涝会导致椴树、向日葵等植物开花率下降、花期缩短。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成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根浅,具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夏季喜雾,冬季喜雨。下面两图依次为纳马夸兰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统计图,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沙漠中最具生态价值的地区之一。
(1)描述纳马夸兰地区的降水特征。
(2)简析纳马夸兰地区夏季降水少的原因。
(3)分析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C02的过程被称为土壤呼吸。土壤中排放的CO2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植被群落发生了逆行演替: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白桦林-灌木林-草本。下图示意该山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群落8月份土壤CO2排放量时间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CO2多于其他植被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A. 光合作用强 B. 生物种类多 C. 土壤温度高 D. 枯枝落叶多
2.该山植被群落从红松阔叶林向草本逆行演替过程中
A. 土壤有机质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群落内光照增强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3.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期间,最可能会出现
A. 海平面上升 B. 区域小气候得到改善
C. 降低雪线高度 D. 水稻种植北界南移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近年来,国家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老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铁路布线的主要因素是(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2.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将裁弯取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降低铁路建设的难度
C.提高列车运行的速度 D.促进沿线地区的发展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夏季0℃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天山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
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
A. 500米以下 B. 1500—2000米 C. 2500—3000米 D. 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 冻融堆积 B. 冻融侵蚀 C. 流水堆积 D. 流水侵蚀
3.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 南坡沟谷 B. 北坡沟谷 C. 南坡高地 D. 北坡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