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打卡式旅游”,就是以到达旅...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打卡式旅游”,就是以到达旅游景点为目的,在不同热点景点之间快速穿梭,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并拍下图片、视频发到网上,随时记录旅游过程。90后、00后是网红打卡旅游的主力军。2019年10月4日,杭州一个叫“立马回头”的公交站吸引无数游客打卡。一名游客直呼“我也想回头,但是回不了了”。

(1)分析当前打卡式旅游盛行的主要客观因素。

(2)说明该旅游形式在旅游体验上存在的不足。

 

(1)旅行尤其是团队旅游时间不足;热点景区拥挤;景点旅游价值不足。 (2)旅游时间短,缺乏深度体验,难以感受旅游本身的价值;旅行节奏快,易疲劳,难以起到放松的效果;加剧景点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恶化旅游体验;为满足虚荣心、好奇心态,耗费大量时间、财力成本。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及存在问题。 (1)由材料可知,“打卡式旅游”,是以到达旅游景点为目的,在不同热点景点之间快速穿梭,并拍下图片、视频发到网上,随时记录旅游过程。其客观原因是:90后、00后学习生活紧张,节奏快,旅游时间不足;而且出游时间集中,导致热点景区拥挤;景点数量猛增,但游览价值不高,所以导致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盛行。 (2)据材料可知,“打卡式旅游”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游览时间短,很难真正领略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很难真正领会一个景点的内涵,缺乏深度体验,难以感受旅游本身的价值;“打卡式旅游”要在不同热点景点之间快速穿梭,旅行节奏快,易疲劳,难以起到休闲放松的旅游效果;“打卡式旅游”的主力军是90后、00后,旅游时间不足,出游时间集中,加剧景点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恶化旅游体验;为了拍下图片、视频发到网上,满足虚荣心、好奇心态,耗费大量时间、财力成本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境内主要为“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平均海拔2500-3000米。高原的南部和东北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地被沙漠覆盖。全国2/3的人口和耕地以及城市都集中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峰4 620米,是青尼罗河等30多条河流发源地。拥有东非大裂谷中的众多湖泊,水资源非常丰富,号称“东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但埃塞俄比亚却是非洲水危机日益严重的一个缩影。下面分别为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图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气温资料表。

(1)分析亚的斯亚贝巴的气温特征及成因。

(2)从降水变率与地形关系角度分析该国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形差异。

(3)分析埃塞俄比亚水资源非常丰富但利用率很低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抚远市是素有“华夏东极”菱誉。抚远市森林覆盖率高,湿地面积达300万公顷。下面左图是2019年11月11日8时(北京时间)东北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天气形势图。图中天气系统移动速度约10千米/小时。

材料二:抚远是“大马哈鱼之乡”,此鱼属冷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北太平洋水域(35°N以北)。每当夏秋产卵季节(水温5~7℃),大马哈鱼历时三个多月,从海洋游到黑龙江,溯江而上,到达抚远产卵,不久便死去成为在的次年早春孵出的小大马哈鱼的营养食物,随后小大马哈鱼又顺江而下来到海洋享受成长的快乐。

(1)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对抚远市素有“华夏东极”美誉作出合理的解释。

(2)指出抚远市此时刻所处的锋面系统位置类型并推测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情况。

(3)分析夏秋季节大马哈鱼能洄游并产卵的原因。

(4)概括东极抚远成“大马哈鱼故乡”的自然环境条件?

 

查看答案

    陕西榆林市横山区近年来大力推进宽幅梯田建设。坡耕地经过机械削坡、平整,被改造成了最窄处也有近10米的宽幅梯田,并建有机耕道。右图为横山区新整修的宽幅梯田。

完成下面小题。

1.与广西、云南等地传统梯田相比,黄土高原能整修出宽幅梯田主要得益于

①地势平坦,坡度小 ②黄土深厚、疏松 ③晴天多、降水较少 ④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列对于宽幅梯田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缓解当地旱情

②保持土壤肥力 

③梯田坡坎变陡,加剧水土流失 

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⑤主要发展粮食种植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市平原西北边缘的岷江上。如下图所示,鱼嘴及前方两个小岛使江水要S型绕流才能进入内江。枯水期整体流速慢,主流进内江;丰水期,水势受弯道制约小,主流进外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推测成都平原的地貌是

A.绿洲 B.河漫滩平原 C.冲积扇平原 D.三角洲平原

2.都江堰内江主要功能是

A.灌溉 B.分洪 C.拦沙 D.旅游

3.在岷江丰枯季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内江和外江说法正确的是

A.丰水期,内江、外江流速没有区别

B.桔水期,内江比外江容易淤积,水流较缓

C.枯水期,内江河床高于外江,水流较快

D.丰水期,内江水位高于外江,含沙量小

 

查看答案

    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瓦屋山、峨眉山地质形成条件一致。瓦屋山呈桌状(顶平),上层玄武岩,下层石灰岩;峨眉山上部的砂岩、页岩及碳酸岩上覆有少量玄武岩遗迹,有“天下秀”之称。苏轼曾站在瓦屋山项远眺峨眉山写下著名诗句:“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2019年10月中旬,两山持续多日阴雨。下图为两山地区及景观图附近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雅安至乐山地区此季节降水天数多且降水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影响与锋面活动多 B.东南季风强

C.气旋活动频繁 D.强对流天气多

2.出现“瓦屋寒堆春后雪,蛾眉翠扫雨余天”景象差异主要是因为

①降雪量不同 ②观察角度不同 ③气温不同 ④地形条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有关“蜀山二绝”瓦屋山与峨眉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地质过程为: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

B.峨盾山上覆的玄武岩受侵蚀而缺失,砂页岩易被流水侵蚀而“天下秀”

C.瓦屋山上层玄武岩比下层石灰岩更易受侵蚀而形成独特“桌状山”

D.长期的地壳运动及风化、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了褶皱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