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广东省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下图为我国广东省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主因是地转偏向力

②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

③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 

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

⑤河岸d在洪水期相对于a、b和c最不易决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

A.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 街区的挡风防寒

C. 街区的通风散热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3.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

A. a B. b C. c D. d

 

1.B 2.C 3.B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河流的特征及河流对聚落影响、新城建设的区位选择及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1.读图分析,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①错;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②正确;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流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携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③正确;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b和d,④正确;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⑤错误。结合选项,故选B。 2.读图可以看到古镇的街道是西北—东南走向,与我国的冬夏季风风向一致,与河流的走向不一致。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距北回归线近,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不用防寒且地形平坦,所以最有可能是为了街区的通风散热。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由图可知,c、d两处靠近湖泊,建设新城可能会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在a处建设新城,可能会对古镇造成破坏,不利于保护古镇原有风貌;b处是凹岸,水流较深,又远离湖泊,可以发展港口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建在b处最适宜。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 风速快 B. 植被多

C. 坡度缓 D. 降水多

3.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中,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仍有芦苇分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河是L湖的最主要补给水源 B.甲河与L湖是相互补给关系

C.甲河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L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

2.导致L湖两岸芦苇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3.上述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

    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如图示意1981-2010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为于(  )

A.江淮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量增加较明显

②气温降低,蒸发减少

③农作物需水量减小

④风力增大,蒸发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P、Q两地相比可知

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 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仅有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P地所在地形区

A.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 B.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

C.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 D.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查看答案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