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2000年以后,浑善达克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偏西风 D. 偏北风
2.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 风速快 B. 植被多
C. 坡度缓 D. 降水多
3.为防止风蚀坑规模扩大,可在该地区( )
①营造常绿阔叶林 ②风蚀坑内设置沙障
③控制越野自驾游 ④种植耐旱农作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中,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仍有芦苇分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甲、乙两河与L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河是L湖的最主要补给水源 B.甲河与L湖是相互补给关系
C.甲河流量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L湖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
2.导致L湖两岸芦苇减少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主导风向 B.湖水盐度
C.沿岸坡度 D.土壤肥力
3.上述材料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土壤湿度反映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如图示意1981-2010年我国某地区表层土壤湿度年内变化(封冻期间土壤湿度不记录)。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最可能为于( )
A.江淮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南地区 D.华北地区
2.与11月份相比,该地区12月份土壤湿度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量增加较明显
②气温降低,蒸发减少
③农作物需水量减小
④风力增大,蒸发增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P、Q两地相比可知
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 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仅有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P地所在地形区
A.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 B.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
C.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 D.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