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Q地年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状况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2.P、Q两地相比可知
A.Q地的年日照时数比P地少 B.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多
C.仅有日照时数决定太阳辐射总量 D.P、Q两地的热量条件相当
3.P地所在地形区
A.使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增加 B.使夏季印度低压势力减势
C.增加亚洲内部地区降水量 D.削弱了东亚季风环流势力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9°50′N 至30°10′N)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属武陵山支脉,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下图为该县在未被利用的荒山荒坡上建成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池板景观图,该工程太阳能电池板可灵活调整朝向和倾角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下列有关该电站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变化正确的是( )
A.春分日—先朝东,后朝北,再朝西
B.夏至日—先朝东北,后朝南,再朝西北
C.秋分日—先朝东南,后朝南,再朝西南
D.冬至日—先朝东南,后朝北,再朝西南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下图为扎龙湿地位置图。
材料二 扎龙湿地因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它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典型的内陆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使扎龙湿地成为全球知名的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1)简析扎龙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
(2)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功能,试分析扎龙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有人建议将扎龙湿地开垦为农田,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给出理由。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
(1)请在图中找出两个能体现黄土高原典型地形特征的信息。
(2)简要分析当地成为“穷山恶水”的自然原因。
(3)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辐射松喜湿、耐贫瘠,生长速度快。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地带,19 世纪才由移民携带种子落户新西兰。新西兰松材质结构均匀,稳定性高,极易干燥和上色,最易进 行防腐处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辐射松被大量地种植在沿海沙地、火山台地和丘陵地带。如今,辐射松已经是当地的当家树种,给新西兰带来了巨额财富。新西兰民居一般为多层木质结构建筑。下图为新西兰位置、地形示意图。为了扭转天然森林资源锐减局面和林业颓势,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已尝试引进辐射松。
(1)与加利福尼亚相比,说明新西兰成为辐射松第二故乡的优越条件。
(2)新西兰民居一般为多层木质结构建筑,试对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3)说明我国的四川和湖北等地尝试引进辐射松的理由。
读东南亚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飞越大洋,跨过赤道,从北至南,经历寒暑。2018年11月15日至21日,习近平主席对巴布亚新几内亚、文莱、菲律宾进行国事访问, 在 “下南洋”的史书上又留下丰富生动的一章。
材料二:在中国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菌草种植在巴新推广开来,目前已经扩展到巴新3个省的10个区。1平方米的菇床每年可以采收120千克新鲜蘑菇。一个农户如果利用10平方米养殖蘑菇,每年就可以收获蘑菇1吨多——“一家人就脱贫了。”因为低成本、易种植,菌草也成为巴新具有超高人气的经济作物,还产生了一批“菌草迷”。
(1)习主席从北京一路南下至巴新,沿途区域体现 (地带分异规律),影响该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2)菲律宾的火山地震较为频繁,其处于亚欧板块和 板块的 边界。
(3)东南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 和 ,按投入分类属于 农业。
(4)简述巴新菌草种植的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