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是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

    下图是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2.若雨林遭受破坏,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A.维持大气碳氧平衡 B.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C.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D.大气中CO2含量减少,净化空气

3.掌握雨林面积的变化状况。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1.C 2.C 3.A 【解析】 本题组考查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雨林的环境效应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1.根据雨林所在地区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图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知,由于多雨的气候,淋溶作用强烈,土壤养分容易流失,又由于雨林地区光热充足,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积累少,使雨林系统的有机质养分主要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以地上的生物体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部分,C对;A、B、D错。故本题选C。 2.本题考查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雨林植被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地球大气碳氧平衡,若雨林遭受破坏,则不能维持大气碳氧平衡,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A、D错;雨林植被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的降水,然后又能通过蒸发、蒸腾作用,使水汽进入大气中,形成降水,起到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的作用,若雨林遭受破坏,则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的能力会减弱,B错;若雨林遭受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减少,C对。故本题选C。 3.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本题的关键词是“面积的变化”,可以通过对不同时间获得的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对比分析,就可以得出雨林面积的变化状况,A对;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不能获取面积的变化,B错;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用是分析,处理和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不能获取雨林的面积信息,C错;“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和方法将地球及其上的活动和环境的时空变化数据,D错。故本题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我国部分农业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农业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气候 B.地形 C.行政区 D.人口密度

2.有关旱地农业区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B.红壤广布、土壤贫瘠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D.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3.草原放牧区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资源短缺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目前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而河北省的钢铁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之首。2014年,河北省粗钢产量1.85亿吨,接近中国粗钢产量的四分之一。

材料二 目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正在提速。产业转移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焦点之一。京津地区部分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适合在当地发展。河北省由于毗邻京津,将成为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

材料三  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简述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2)相关学者对河北省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持有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两种观点各找几条理由。

 

查看答案

读珠江三角洲某城市平面图,回答问题。

1)图中农田区由种植水稻转变为生产时令蔬菜,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

2)城市商业区布局在城市中心,主要考虑的理由是_____       ___

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纺织厂、化工厂和精密仪表厂均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市应引进         比较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市拟建一海滨浴场,若仅从风浪的角度考虑,图中A B两处中,      处比较合适。

 

查看答案

年均温12—22 ℃最适宜葡萄种植,下图中阴影区域为世界葡萄“黄金种植带”。读图完成问题。

1.南北美洲西海岸葡萄种植范围较大的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密度极大 B.地势影响积温 C.寒流影响光照 D.河流水源丰富

2.我国西北部种植葡萄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目的在于(  )

A.防寒保水 B.防治风沙 C.反射太阳光 D.提高土壤肥力

3.与我国葡萄种植区相比,北美、西欧的葡萄种植区优势在于(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处于世界最繁忙航线上

C.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D.市场广阔,加工能力强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阳光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A.油菜籽 B.茶叶 C.稻谷 D.剑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