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阳光充足 B.地形崎岖 C.河网密布 D.动植物资源丰富

2.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A.油菜籽 B.茶叶 C.稻谷 D.剑麻

 

1.B 2.D 【解析】 1.一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位于亚热带的江西婺源由于地形崎岖使得当地居民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形成了一种“篁岭晒秋”现象,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1题,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知道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使得当地居民在晾晒农作物是要借助一些工具(竹匾进行)。故选B。 2.江西是亚热带气候,而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故当地不可能晾晒剑麻,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典型的产业转移路径图。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四种产业的生产构成图中最有可能表示该产业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日本先是该产业的转入国,后来又成了该产业的转出国,这是因为日本

A. 市场狭小,产品主要销往国际市场

B.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C. 资源短缺,原材料运输成本大幅上升

D. 海运发达,便于产业的迁入和迁出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会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下列图示意某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受益行业与公司,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新能源汽车生产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多以工业分散的形式存在

B. 运输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

C. 主要依赖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现代通信技术和手段对其影响较小

D. 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只能以工业集聚的形式存在;

2.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意义有(     

①有利于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                ②导致交通拥堵更加严重

③促进技术革新,推动经济发展              ④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保护环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下图示意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

B. 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C. 增强集聚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D.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

2.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 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B. 提高区域竞争力

C. 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D. 降低专业化程度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江苏省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在江苏省两会得到热议。委员们建议江北新区应加快形成以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读“南京江北新区位置图”,回答下列小题。

1.江北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A.空间大,土地价格较低

B.邻近南京主城区,联系便利

C.位于主导风的上风向,环境优美

D.邻近安徽省,扩大南京辐射范围

2.江北新区建成后可以

A.降低南京市城区的房价 B.缓解南京市区的人口压力

C.作为南京的高级住宅区 D.方便南京各区之间的联系

3.江北新区产业布局合理的是

A.西部地区—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B.东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滨江地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

D.丘陵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粮食生产

 

查看答案

    随着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城市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下渗产生变化。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海绵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理念。

读海绵城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蒸腾) D.下渗

2.“海绵城市”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