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1)PM为昏线,MN为晨线。(画图:逆时针方向自转。)(2)0 9(3)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4)抓住四个特殊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然后连线(如下图)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有白天到晚上经历的线为昏线,有晚上到白天所经历的为晨线,由此可判断出PM为昏线、MN为晨线。 (2) M地在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M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是,Q点所在的经线在12时所在的东部45°处,因此Q处所在的经线时间为15时,Q地在昏线上,因此Q地日落时刻为15时,据此可以推断出该地日出时刻为9时。 (3)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是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赤道上昼夜平分。 (4) P点位于赤道,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为90°,6月22日和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为赤道上一年中最小值,值为66.5度。据此判断即可。画图时抓住四个特殊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的特点,连线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部分省行政区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所属地区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太原→秦→西部 B.③→武汉→鄂→中部

C.⑤→重庆→渝→西部 D.⑦→宁夏→宁→东部

2.为推动图示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 

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将潜在

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③促进民族团结 

④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经济效益优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查看答案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a-贺兰山 B.b-长白山

C.c-秦岭 D.d-渭河

2.该区域为(    )

A.黄土高原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2.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