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 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 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 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2.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字母与所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a-贺兰山 B.b-长白山
C.c-秦岭 D.d-渭河
2.该区域为( )
A.黄土高原 B.东北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3.该区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植被破坏 B.人口过度增长
C.贫困 D.环境恶化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2.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中,区域界线划分的主要依据及其属性是
A.河流、明确的 B.山脉、明确的
C.交通线、模糊的 D.湖泊、模糊的
2.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该区域最适宜发展的是
A.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建材工业 D.纺织工业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
A.耕地后备不足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人均土地面积少 D.缺水问题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