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难度较小,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 (2)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生态脆弱区,尤其要注意尊重规律,减少人为干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1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2)某公司拟在图2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城调水工程---红旗渠(如下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

A. 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 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 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 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查看答案

2019年5月31日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顺利合龙,该大桥的开通结束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年内某时段不能运送货物的历史。读我国东北局部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沼泽的重要生态价值有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航运水道       ③提供水源     ④净化水体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该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①风沙②缺氧③严寒④流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斧劈石属于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2.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