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两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判断此图是 (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此图表示此半球 季节,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甲、丁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相应的位置分别是 、 。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⑤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此气候的特点是 ,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下图为“某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可能是___________。
(2)图示时间最有可能是_____(1月、7月),此时全球大陆等温线弯曲情况是_________。
(3)说出甲地此时的风向,比较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4)假如虚线C处代表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时的速度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在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域,如在下右图中大约10°N-20°N大陆西部地区以及20°N-30°N大陆中西部地区均属这一情况。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影响的强弱和控制时间的长短也存在差异。下图分别示意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左图)和欧洲、非洲局部某时刻气压场分布(下右图)。
(1)若此刻气压形势在这一季节属于常态,此刻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__________,说明判断理由。
(2)请根据图文材料,推测除文字材料中所述两个地区外,图中理论上还可能出现因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区,描述气候特征并加以具体成因说明。(只需举一例进行说明即可)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增加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 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读2018年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a~d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地都易出现大风、阴雨天气
B.四地中a处的气压最低
C.四地中b地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
D.四地中d地受天气的影响,气温日较差最大
2.关于图中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刻甲地吹东南风
B.此刻甲地的风力大于c地
C.此刻甲地可能受到台风的影响
D.此刻过后不久,甲地将受到图中冷锋控制
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登陆后势力逐渐减弱,此次台风破坏性大,对经过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下图为“山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山竹”移动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阿留申低压的吸引作用 B. 副热带高压的推动作用
C. 亚洲高压的吸引作用 D. 低纬信风的推动作用
2.“山竹”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缓解湖南的伏旱旱情 B. 珠江口沿岸发生海啸
C. 香港大量航班取消 D. 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