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桔槔是一种井上汲水的工具,用数根十米左右直木或竹竿,一根竖立河边或井边,一根用绳子横挂在竖木的顶上,横木一端系重物(大石块),一端用长绳或竹竿挂上木桶,利用杠杆原理汲水。在我国某镇人口聚集地周边,当地人将这种利用桔槔提水的井称为“拗井”,20世纪30年代前该镇拗井达8000多口,民间俗称“丘田一口井”。据1985年统计还有3633口,目前仅剩近千口左右,以该镇的甲村保存最为集中。
材料二:图1为桔槔汲水图。图2为我国某镇部分区域简图。

(1)阐述该地区桔槔众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历史上当地村民夏季使用拗井最频繁的原因。
(3)频繁汲水会使拗井水位下降,为维持拗井水位,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4)分析目前拗井数量大规模减少的人为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遵义市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平均海拔720米,曾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县。“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养鸡为了盐巴钱”是凤冈县人民过去生活的写照。凤冈县结合当地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以茶产业推动扶贫战略落地,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获得“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的称号。2018年9月,凤冈县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
材料二:下图为凤冈县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指出凤冈县大力发展茶产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凤冈县脱贫经验对我国山区贫困县发展经济的启示。
(3)有人建议,为了发展经济,凤冈县应大规模扩大茶叶的种植面积。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拥有1630万人口的M国成为西非棉花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本国仅能加工棉花产量的2%,民众生活所需大部分布料依赖进口。有关部门强烈呼吁M国政府推动棉花加工,从而寻求棉花产业的增值。下图1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材料二:1923年底,连接B、D两城的西非铁路全程贯通,从此M国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始有少量出口。但由于区域内政局动荡,铁路经营惨淡。2014年底,中国与当地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复建改造该铁路,并在2016年动工,计划4年内完成。
材料三: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图2是A、C两地6月份风频玫瑰图。

材料四:M国境内的N湿地是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季节性湿地,这片巨大的绿洲是水鸟的重要栖息地。定期洪水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保证了丰水期大型轮船的通航。
(1)从盛行风角度,分析6月份A或C地气象灾害的成因。(选择A地或C地的其中一个作答)
(2)简析M国首都B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3)从水位季节变化角度,简析图示位置修建水坝将对其下游产生的有利影响。
(4)简述改造西非铁路将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
下图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②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③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④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2.有关②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 B.扩大灌溉面积
C.培育优良品种 D.防止水土流失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粤港澳大湾区中
A.珠海与澳门的服务种类相同 B.惠州的服务范围大于广州
C.东莞和江门的城市等级相同 D.香港的金融服务等级高于深圳
2.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城市趋同发展 B.促进区域分工与协同发展
C.发挥人多优势,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D.促进区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019年5月17日,我国最长的海底成品油管道定向钻穿越成功。该项目始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中科炼油厂,穿越通明海峡,最终到达廉江。
读管道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管道穿越通明海峡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A.风高浪急 B.地震频发
C.洪涝灾害 D.海水腐蚀
2.该输油管道建成后
A.推动区域成品油高效运输
B.彻底解决中科炼油厂原料输入问题
C.缓解广东和西南地区成品油供需矛盾
D.有利于减轻长江的航运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