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目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内、县际一省内、省际三种,读中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

我目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内、县际一省内、省际三种,读中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间

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 B.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

C.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 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

2.关于我同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

A.县内人LI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

B.日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

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

 

1.C 2.A 【解析】 该题考查读图能力,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1.读图,根据图例及比重增长幅度,2000—2010年间,县内流动比重东部增长最快,A错。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比重减少,B错。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中部变化不大,西部增加,C对。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D错。所以选C。 2.对照图中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县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水平提高,A对。日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水平差异,B错。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省际人口流动比重,C错。二孩政策可能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D错。所以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冬季,我国某科研团队在大兴安岭北部某实验区选择三种典型森林类型,观测近10场降雪的林内积雪深度,总体表现为杨桦次生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

完成下面小题。

1.该科研团队开展观测的实验区地带性植被是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2.影响实验区内三种林型林内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雪总量 B.山地坡向 C.林内风速 D.林冠截留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2.图示地区(   )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查看答案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

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

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

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

2.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  )

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

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

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7年12月26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    )

A.上海风力大于北京 B.②地为台风中心

C.①地气压值小于②地 D.北京吹东北风

2.此时控制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准静止锋 D.暖锋

 

查看答案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