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

    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2.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 惊蛰到立夏 B. 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1.C 2.A 【解析】 该题考查地理位置的判断、太阳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 1.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应该是当地12:00,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08,则根据地方时原理和计算方法可得:当地的经度=120°-(14:08-12:00)×15°/h=88°E,天津市经度为117°E,则该地位于天津市以西,排除A、B;A市冬至日昼长=(14:08-10:00)×2=8小时16分,教材上冬至日40°N昼长为9小时9分钟,根据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可知,A市的纬度较天津(39°N)高。因此,A市位于天津市西北。故选C。 2.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过程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降雨侵蚀力是指由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一项评价由降雨所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读“我国西南山区降雨侵蚀力等值线的空间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各组城市中,降雨侵蚀力差异最明显的是(  )

A. 攀枝花、贵阳    B. 雅安、昆明

C. 成都、重庆    D. 宜宾、巴中

2.图中西北部降雨侵蚀力小的原因可能是(  )

A. 年降水量小    B. 人类开发历史悠久

C. 山高谷深    D. 植被覆盖率高

 

查看答案

    林蛙俗称雪蛤,是生活在森林里的一种蛙类,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因林蛙有一定的食用、药用价值,导致其被捕猎的现象十分严重。林蛙有秋季下山在河流中越冬,春季产卵后上山的特殊习性。不法分子经常利用林蛙的该生活习性在山脚下竖立起近1米高的塑料膜,以此来拦截林蛙并进行捕猎。

试从林蛙生活习性的角度,分析这种捕猎方式的危害,并提出保护林蛙的措施。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玻璃栈道是由钢化玻璃凌空高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戒的旅游观光悬空透明栈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开始修建玻璃栈道,在玻璃栈道上除了体验惊险、刺激之外,还可以欣赏美景。图10为河南云台山玻璃栈道景观图。

分析旅游景区玻璃栈道兴起的原因并提出在管理上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与西高止山之间。这里大多数时间河流流速平缓,河流沿着低矮的海堤流淌数百千米。夏季风盛行时,海水漫过海堤向河流倾泻而来,而后的集中降雨在短暂的时间里又造成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系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汇区域称为回水区。

喀拉拉邦的贝里亚尔野生动物保护区丛林茂密,野生动物丰富,贝里亚尔湖为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每年1—4月份是游客乘船观赏亚洲象、孟加拉虎等陆地野生动物的较佳时间。图甲示意喀拉拉邦局部地区,图乙示意印度城市科钦的气候特征。

      

(1)说明“回水”现象多形成于夏季风盛行时的原因。

(2)说出“回水”现象发生时回水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其成因。

(3)请从气候角度推测游客多选择1—3月前往贝里亚尔湖观赏陆地野生动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风沙地貌发育普遍且典型,河岸两边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沙坡地独特景观。以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常形成高差大于200米的爬升沙丘。雅鲁藏布江是一条流淌在沙漠上的江,简称为“沙江”,两岸河谷平原宽广,形成辫状水系,中游汇集了几条主要支流。流域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流域土地总面积的13.1%,且沙漠化具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这里阡陌相连,人烟稠密,是西藏最主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图甲示意雅鲁藏布江,图乙为“沙江”景观。

(1)比较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补给差异,并分析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多形成辫状水系的原因。

(3)说明雅鲁藏布江河谷爬升沙丘形成的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近年土地沙化面积增加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