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关系,并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黄赤交角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M地所在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 )
A.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C.南半球 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 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该小组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该地( )
A.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炎热干燥 B.终年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或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C.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D.受暖流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
2.给该地带来降水的气压带或风带主要是
A.信风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 冬季晚上 B. 夏季晚上 C. 冬季白天 D. 夏季白天
2.该时刻甲地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3.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
A. 气温日较差变大 B. 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C. 气温年较差变大 D. 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察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沙石增温快,降温慢 B.水增温快,降温慢
C.沙石增温快,降温快 D.水增温慢,降温快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和天津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来源主要直接来自( )
A.④ B.③ C.② D.①
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室气体增多导致( )
A.①增强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3.在照片拍摄的季节,天津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②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1-12月,增强③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2019年5月24日晚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蔓延至周边地区,距火山口3公里内的地方满是岩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地壳 B.地幔 C.外核 D.内核
2.火山灰物质漂浮、沉降,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