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湖笔是文房四宝之一,产于浙江省湖州市。湖笔制作“千万毛中取一毫”,对羊毛的质量要...

    湖笔是文房四宝之一,产于浙江省湖州市。湖笔制作“千万毛中取一毫”,对羊毛的质量要求高,全手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近几十年来,湖笔市场逐步萎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笔市场逐步萎缩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生产成本提高 B.制作工艺繁杂

C.传统工艺失传 D.替代产品冲击

2.下列地区中,可作为湖笔重点推销市场的是

A.日本 B.印度尼西亚 C.泰国 D.越南

 

1.D 2.A 【解析】 1.从产业的角度看,湖笔的萎缩是由于市场的丢失,而市场的丢失是因为竞争,由于新技术的冲击,书写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湖笔市场急剧萎缩。故D正确,A、B、C错误。 2.湖笔是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物品,其销售的市场与汉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日本文化从古至今与汉文化联系紧密,且该国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对高档湖笔的需求较大。故A正确,B、C、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洋渗透能是利用咸水与淡水之间的渗透压力推动涡轮发电机而获得的能源。在盐度大的水城里。渗透发电的效果更好。但在发电厂附近必须有充足的淡水供给。挪威能源集团研发出了获取这种新绿色能源的技术。目前我国海洋渗透能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下图示意海洋渗透能的工作原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依靠渗透能发电最理想的盐湖是

A.青海西部察尔汗盐湖 B.山西南部运城盐湖

C.江苏东部盐城大盐湖 D.新疆东部巴里坤盐湖

2.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海洋渗透能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A.受天气影响小 B.受地域的影响小

C.电站建造成本低 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

3.我国利用海洋渗透能的天然优势是

A.有雄厚的经济基础 B.山地多,地势起伏大

C.有众多的内陆湖 D.有漫长的海岸线

 

查看答案

    我国某地农民根据多年的经验,在裸露在外的土地上覆盖上一层秸秆,对农业生产有利,但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1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覆盖秸秆、覆草可能对于土地的作用是

①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和地表径流,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

②稳定地温,冬春防冻,夏季防晒

③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壤养分

④缩小根系分布范围

⑤果园覆草可抑制杂草生长,减少果园除草用工

⑥减少了病虫害,提高了果品质量

A. ①②⑥

B. ①②④

C. ①②⑤

D. ④⑤⑥

2.关于果园覆草后必须在3—5年后对果园全面深翻一次的理由错误的是

A. 随着覆草层的加厚,易引起根系上浮,造成根系冻害

B. 土壤中形成的有机质,根系难以吸收

C. 重新覆草结合深翻进行,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D. 覆草分解产生大量的氮等营养元素,经深翻后与土壤充分混合,增加土壤有机质

 

查看答案

    石河是一种特定的冰缘地貌,在高山高原环境下由寒冻风化产生的岩块、岩屑,在重力作用下汇集到凹槽或沟谷中,沿沟槽徐徐向下移动,形成石河地貌景观。在湿润气馁环境下,石河发育更为显著,流速较快。下图为“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和天山某石河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天山石河景观最可能分布在

A.500米以下 B.1500-2000米

C.2500-3000米 D.3500-4000米

2.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 B.冻融堆积

C.流水堆积 D.冰川运动

3.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南坡沟谷 B.北坡沟谷

C.南坡高地 D.北坡高地

 

查看答案

    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景观如右下图)。读该岛月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可能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B.土层浅薄,树木难以生长

C.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D.山坡陡峻,水源难以保持

2.能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景观,旅游时间最好选在

A.4—5月 B.6—7月 C.9—10月 D.12—1月

3.小山上“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的原因是

A.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 B.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未到

C.热带草原气候,旱季降水少 D.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少雨

 

查看答案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理如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2.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热墙可能为黑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