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

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

(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__________级。

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___,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1)莫霍面 古登堡面 (2)8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5)见下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内部圈层和地震波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地面以下大约平均深度17km处存在的不连续面叫做莫霍界面,其上地球圈层为地壳,其下地球圈层为地幔;地面以下大约平均深度2900km处存在的不连续面乙为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界面。 (2)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F测得地震震级也为8级。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因此波速较快的是E地。 (3)甲为莫霍面,当地震波经过莫霍面时,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5)考查地震波的特征,横波主要是在地壳、地幔中传播,不能在地核中传播。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下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下面小题。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 生物圈 B. 水圈 C. ①圈层 D. ②圈层

2.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 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 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 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查看答案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核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查看答案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上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序号的是(    )

A. B. C. D.

2.下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世界上最深的钻井位于俄罗斯北部的科拉半岛,1966年设计,1970年开钻,1992年7月停工.现在井深12262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钻井的最深处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心

2.关于该钻井最深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此处地震波的横波波速介于8﹣9km/s之间

B.此处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

C.此处为岩浆的发源地

D.此处可能为硅镁层

 

查看答案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莫霍界面等深度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干热岩位于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2.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

A. 受气候影响小

B. 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

C. 开发技术要求高

D. 资源分布范围更广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