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禾木是新疆阿尔泰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村中居民大多为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习惯吃肉吃面却不习惯吃菜。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禾木的美景少不了木屋,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泥巴粘合,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形。近年来,随着外地游客的不断涌入,禾木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蔬菜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下图示意禾木地理位置与冬季的木屋。


(1)禾木有“雪乡”之称,冬季平均积雪厚度为1.5米,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禾木村建造特色木屋做为民居的原因。
(3)有人主张在附近的草原开荒种植蔬菜,请评价当地种植蔬菜的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光互补”模式——通过在光伏产业园内种植牧草逐渐形成绿色屏障,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提高发电效率。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右图为M地开发光伏发电“草光互补”景观设计图。
清朝以来,科尔沁草原景观逐渐成为农田、草场与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镶嵌分布的景观。目前,该区域已成为了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1)简述M地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园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描述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3)简析西辽河含沙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4)若“草光互补”模式在M地推广,简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是我国重要的东西向运输大通道,也是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经济发展轴。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干流荆江段地形剖面图

(1)长江干流荆江河段水系的典型特征是 ,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是 。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长江干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3)图中长江中游大湖面积大幅减小,简述对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完成下列小题。
重要矿物能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比重 |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 我国万元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 ||||
石油 | 天然气 | 美国 | 日本 | 美国 | 日本 | 法国 |
8.39% | 4.19% | 26.9% | 11.5% | 4.3倍 | 11.5倍 | 7.7倍 |
1.下列对我国能源储量和利用的表述,符合我国现状的是
A.石油、天然气储量大 B.人均能源消费量大
C.能源循环利用率低 D.单位产值能耗低
2.为治理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常规能源利用或开发方面适合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石油、天然气的进口规模 B.稳步提高水电消费结构比重
C.研发以玉米为原料的再生能源 D.加大煤炭坑口电站建设力度
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 9 月)某日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 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路段冷季
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 5 ℃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
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 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
3.该铁路线可能是
A.青藏铁路 B.滨绥铁路
C.北疆铁路 D.贵昆铁路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结合“巴西简图”及所学内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 )
A.涵养水源 B.降解污染物
C.固碳放氧 D.保护生物多样性
2.巴西进行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对优质木材的需求
C.开垦大型农牧场 D.过度的迁移农业
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植物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