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光互补”模式——通过在光伏产业园内种植牧草逐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草光互补”模式——通过在光伏产业园内种植牧草逐渐形成绿色屏障,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提高发电效率。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右图为M地开发光伏发电“草光互补”景观设计图。

清朝以来,科尔沁草原景观逐渐成为农田、草场与流沙、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镶嵌分布的景观。目前,该区域已成为了我国四大沙地之一。

(1)简述M地建设光伏发电产业园的有利自然区位条件。

(2)描述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3)简析西辽河含沙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

(4)若“草光互补”模式在M地推广,简析其对当地生态环境恢复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1)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地形平坦,地势和缓:有(广阔)荒地。 (2)过度放牧和不合理开垦,导致地面裸露多,风沙侵蚀明显,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流失加剧,草场退化. (3)夏季降水集中;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率较低:地表土壤比较疏松. (4)土地荒漠化减缓;草场植被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大气污染。 【解析】 本题考查光伏发电的区位、荒漠化、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区域生态建设的意义。本题应结合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1)读图M地位于科尔沁沙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伏发电占地面积大,该地地势平坦,荒地面积大,土地价格低。 (2)科尔沁沙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风力作用强;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植被破坏,加剧草原退化。 (3)西辽河含沙量大可借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注意设问为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状况三个方面分析。 (4)根据材料“草光互补”模式在产业园内种植牧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减缓荒漠化进程,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光伏电站提供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以及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有利于缓解大气质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是我国重要的东西向运输大通道,也是东部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经济发展轴。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干流荆江段地形剖面图

(1)长江干流荆江河段水系的典型特征是        ,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是     

(2)结合图文信息,分析长江干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3)图中长江中游大湖面积大幅减小,简述对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读“我国的能源储量和利用情况”表,完成下列小题。

重要矿物能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比重

我国能源循环利用率占发达国家的比重

我国万元GDP能耗为其他国家的倍数

石油

天然气

美国

日本

美国

日本

法国

8.39%

4.19%

26.9%

11.5%

4.3倍

11.5倍

7.7倍

 

 

1.下列对我国能源储量和利用的表述,符合我国现状的是

A.石油、天然气储量大 B.人均能源消费量大

C.能源循环利用率低 D.单位产值能耗低

2.为治理我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在常规能源利用或开发方面适合采取的措施是:

A.扩大石油、天然气的进口规模 B.稳步提高水电消费结构比重

C.研发以玉米为原料的再生能源 D.加大煤炭坑口电站建设力度

 

查看答案

    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 9 月)某日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 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2.此路段冷季

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 5 ℃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

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 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

3.该铁路线可能是

A.青藏铁路 B.滨绥铁路

C.北疆铁路 D.贵昆铁路

 

查看答案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结合“巴西简图”及所学内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    )

A.涵养水源 B.降解污染物

C.固碳放氧 D.保护生物多样性

2.巴西进行亚马孙热带雨林开发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对优质木材的需求

C.开垦大型农牧场 D.过度的迁移农业

3.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

A.生物残体分解快 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植物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查看答案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增加旅游景观

C.防治土地盐碱化 D.提高粮食产量

2.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   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

③沙区果品加工产业 ④沙漠旅游休闲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