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每年秋季至初春季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沿海低地会出现一种强劲的干热风,被称为“圣塔安娜风”(如下图),一般为东北风。“圣塔安娜风”引发的火灾对当地广阔的森林影响巨大。

(1)据图文资料分析“圣塔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2)据图并结合大气环流相关知识,说说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受“圣塔安娜风”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圣塔安娜风”在当地引起火灾的原因。

 

(1)冬半年,内陆高原荒漠地区形成冷高压,加州南部沿海地区位于冷高压西南部,盛行东北风;该气流由高原吹向沿海低地过程中,下沉增温,形成干热的“圣塔安娜风”。 (2)北部盛行西风较强,对高原来的气流具有抑制作用;高原来的气流受重重山脉阻挡,很难到达沿海低地。 (3)“圣塔安娜风”为干热风,易引发火灾;该风风力强劲,易助长火势;当地森林面积大;当地居民较多,产业较密集,造成的损失大 【解析】 试题考查大气环流 (1)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冬半年内陆高原荒漠地区形成冷高压,加州南部沿海地区位于冷高压西南部,盛行东北风;由材料可知“圣塔安娜风”,一般为东北风,该气流由高原吹向沿海低地过程中,下沉增温,形成干热的“圣塔安娜风”。 (2)从图中看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位于35°N以北,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大,对高原来的气流有抑制作用;结合图例从图中可看出,图示地区北部沿海低地与内陆冷高压之间有重重山地阻挡,高原来的气流难以到达。 (3)“圣塔安娜风”在当地引起火灾的原因可从“圣塔安娜风”的性质、风力、当地的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圣塔安娜风”性质为干热风,易引发火灾;且风力强劲,易助长火势;由材料可知当地森林面积广大,有引发火灾的物质基础;当地居民较多,产业较密集,造成的损失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达里诺尔湖湖面海拔1226米,该湖泊水生生物很少,但在该湖盛产一种鱼叫瓦氏雅罗鱼,食物以茎叶和碎屑为主,喜集群活动,在早春时节,水温4~8℃就开始产卵,所产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达里诺尔湖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达里诺尔湖传统的冬捕渔猎活动,每年吸引大量游客。下图为达里诺尔湖位置示意图。

(1)判断达里诺尔湖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集中分布在东北区域的原因。   

(3)分析达里诺尔湖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4)请为达里诺尔湖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附近,主峰海拔1087米,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被称作“上帝的餐桌”。桌山是地质历史浅海海底断裂后整体上升形成,山体由石灰岩(沉积岩)构成。山顶溪湖绝迹,植被低矮稀少,景象荒芜。夏季在海陆风的作用下,晴天时山顶常有大片云团环绕,被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左图桌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桌山景观。

(1)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常发育有峰丛、溶洞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桌山年降水量多达1500毫米,喀斯特地貌却发育很差,分析其气候原因。

(2)夏季是开普敦欣赏和拍摄“上帝桌布”的最佳季节,分析其原因。   

(3)“上帝的桌布”通常只环绕在桌山顶上,受山坡气流的影响,不会蔓延到山下,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查看答案

近日,中国公布引力波探测路线图,太极计划将探测黑洞奥秘,推测与引力波最类似的是

A.彗星 B.行星 C.行星际物质 D.卫星

 

查看答案

“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降落过程中(   )

A. 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越来越高

B. 由臭氧层进入平流层、对流层降落地面

C. 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 在平流层要穿过电离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