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 )
A.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B.减轻城市雨涝问题
C.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D.避免耕地面积减少
2.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有“海绵体”。关于“海绵体”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透水路面不是“海绵体” ②改变了城市水循环的类型③改变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④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北京市某区域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的类型为
A.高级住宅区 B.历史文化区 C.中心商务区 D.科教文化区
2.影响图示景观所在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行政因素 B.经济因素 C.历史因素 D.环境因素
读北京市人口发展数据示意图(单位: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2011~2014年北京市( )
A.常住人口增速小于常住外来人口增速
B.2013年以后城市中心逐渐衰落
C.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协调发展
D.2013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减少
2.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增速回调
B.受叶落归根传统思想的影响
C.北京环境污染严重
D.受到当地人们的歧视
按人口年龄结构,一个地区可分为少年儿童人口(0~14岁)、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和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三部分。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2 302万,劳动年龄人口1 644万,占比71.44%。下图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金字塔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劳动力的大量迁入 ②死亡率低
③出生率低 ④经济发展水平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图示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失业人口过多 B. 老龄化问题突出
C. 性别比例失调 D. 中小学教师过剩
3.根据此模式发展趋势,为了维持城市发展活力,上海市应该( )
A. 保持一定的人口迁入 B. 把工业迁移到郊外
C. 严控外来人口的迁入 D.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 475 m)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2.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断陷湖,其形成初期原是一个淡水湖泊13万年前由于构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演变成了闭塞湖,后来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化曾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青海湖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地壳断裂下陷②地壳隆起③风沙活动频繁④全球气候变暖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湖区东岸N地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堆积 C. 流水堆积 D. 湖水堆积
3.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
A. 湖区西部地売断裂上升 B. 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
C. 风力堆积作用强烈 D. 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