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约62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激澄碧,终年不冻。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

材料二  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重要产棉区和畜牧区。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湖中有20多种鱼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湖已成为候鸟迁徙、过冬和繁殖之地。

材料三  左图为伊塞克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1990-2015年湖泊面积变化曲线。

(1)简述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成因。

(2)分析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

 

(1)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 (2)盛行西风经过湖面后,暖湿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水汽凝结在湖泊东岸形成丰富的降水(雪);东岸有高大山脉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东岸河流发有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湖水的水文特征成因、伊塞克湖入湖径流量东多西少的自然原因、影响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 (1)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冻”特点的形成与该湖的补给水源特点、水土水文特征、周边地形、湖水盐度及湖泊本身的特点有关。 (2)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图中湖泊的东岸位于西风带,受西风带影响且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且有山地冰雪融水补给。 (3)伊塞克湖1998年以来湖泊面积呈波动增大的特点,这与湖泊的补给水源的增多有关。 (1)伊塞克湖居于内陆,入湖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泥沙含量少;湖水处于静水环境,泥沙大量淤积;北部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冬季水温较高;湖水盐度较高,不易结冰;湖泊深度和容积较大,不易结冰。这些条件促进了伊塞克湖“清澈澄碧、终年不动”。 (2)联系中亚的有关地理知识可知当地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湖泊东岸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湖泊蒸发的水汽被吹送到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同时,湖泊的东岸海拔高,气温低,有常年积雪,补给水源充足。这些条件使得该湖的东岸河流发育较多,入湖径流量大。 (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大;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用水减少,入湖径流增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T1年与T2年地价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T1年与T2年期间,该城市用地的扩展方向是(  )

A. 向南、向西北    B. 向东南、向西

C. 向西北、向东    D. 向西南、向北

2.影响该市T1年与T2年地价最高值的因素分别是(  )

A. 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B. 经济因素  政治因素

C.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D. 行政因素  环境因素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1982~2017年国内流动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5年后,我国流动人口增长规模下降,主要是因为(   )

A.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 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C.中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提高 D.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

2.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

A.阻碍沿海地区产业转型 B.优化人力资本的配置

C.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增多 D.城镇化水平快速下降

 

查看答案

    年平均气温0℃以下地区有常年积雪分布,常年积雪下限称为雪线,雪线高度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气温的垂直变化与空气的干湿程度有关。图6是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

A.甲为阴坡 B.乙坡纬度低 C.甲为迎风坡 D.乙坡降水多

2.关于全球雪线海拔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往北,海拔越低 B.同一区域,7月高于1月

C.同一区域,南坡高于北坡 D.同一区域,降水多的区域海拔低

 

查看答案

    湖水温跃层是指湖水温度在其垂直方向上发生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不连续面。温跃层的位置取决于表层湖水增温程度、风力大小和湖盆形态。图甲为纳木错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观测点某月水温垂直变化图。该湖泊12月至次年4月湖面封冻,5月份湖冰完全消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温跃层的深度范围和季节可能是

A. 0—17m,春季 B. 17—30m,夏季 C. 30—40m,秋季 D. 40m以下,冬季

2.推断纳木错温跃层可能消失的时段是

A. 1月中旬 B. 3月中旬 C. 5月中旬 D. 7月中旬

 

查看答案

    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浙江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湖笔”闻名于世,但在元朝以前,纯由手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湖笔制作工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传统湖笔技艺受到很大冲击,急需采取积极措施加以保护与市场开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湖州发展毛笔产业传承地域文化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运输便利 B.生产工艺精湛

C.劳动力丰富 D.当地市场广大

2.目前,湖笔产业借力“互联网+”和小镇建设,也在加大实施“走出去”,其产品销售重点考虑的国家主要是(  )

A.法国、爱尔兰 B.埃及、以色列

C.日本、新加坡 D.墨西哥、古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