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6 年 1 月 21 ...

青藏高原是我国地震频发地区。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6 年 1 月 21 日,青藏高原东北部某地发生 6.4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 地震发生后,甲村的地震烈度大于乙村。该地区冬、夏季多为偏南风。

1)引起该次地震的是哪两大板块?地震烈度甲村大于乙村的判断理由是什么?

2)分析影响图示震区开展救灾工作的不利自然条件。

3)该震区可以采取哪些抗震救灾措施?

4)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有专家认为丙村不适合原址重建。说明丙村需要异地重建的依据。

 

(1)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碰撞运动,地壳运动活跃。甲村震中距较小;甲村居民点较多,人口稠密。 (2)气候: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地形地势: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土壤: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 (3)预防类: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治理类: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救援等。 (4)丙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该地冬夏季节的偏南风,将印度洋水汽输入,在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解析】 (1)青藏高原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碰撞运动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结合等震线,甲村震中距较小,所以烈度大。 (2)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地势、构造、土壤等分析。图示震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高寒缺氧,不利于救援。根据等高线,灾区地处洼地,地势落差较大,交通不便。位于两条断裂带之间,地质结构不稳定,余震多。地势落差大,地震易引发滑坡。 (3)抗震救灾措施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加强预报,及时预警。制定防震减灾的应急方案等。治理类措施主要是加固山体,防止滑坡。及时救援等。 (4)结合等高线,丙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大,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该地冬夏季节吹偏南风,将印度洋水汽输入,在丙处受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不适宜原地重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等高线图(单位:m),完成下面小题。

1.在a、b、e、d四处,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是(    )

A.a B.b C.c D.d

2.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北 D.向东南

 

查看答案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2.台风过境前后,下烈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就近在临时建筑物旁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查看答案

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 B.1989年、1999

C.1954年、1983 D.1967年、1971

2.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3.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

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围湖造田 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位于季风气候区 东部临海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

1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2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发生图1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

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

2.2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1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

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

A.人口稀少 B.经济落后 C.平原地形 D.高原和盆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