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文信息,完成下面各小题。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缺水严重。西班牙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该工程建设了总长 286 千米的输水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 6 年完成,投资 3 亿美元。
(1)分析塔霍河径流量丰沛的原因。
(2)分析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原因。
(3)分析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成本高的主要原因。
(4)塔霍河调水工程造成该河流入海径流量明显减少,推测由此对入海口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六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多得。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
A. 四月、五月 B. 四月
C. 六月 D. 十一月
2.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
A. 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叶
C. 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
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
A. ①地势高低 ②人均土地面积 ③年平均气压 ④年平均气温
B.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 ②地势高低 ③水能资源 ④热量资源
C. ①人均土地面积 ②人均粮食产量 ③热量资源 ④人口密度
D. ①人口密度 ②年降水量 ③年平均气温 ④人均粮食产量
2.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①—地形和降水量 B. 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 ③—气候和地形 D. 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3.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 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C. 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 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
下图为我国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体位于( )
A. 天山山脉 B. 横断山区
C. 太行山脉 D. 南岭山脉
2.该山体垂直带谱分布特征与成因匹配正确的是( )
A. 东坡带谱比西坡复杂——东坡降水丰富
B. 西坡高山灌丛草甸带偏高——西坡热量较高
C. 东坡干旱河谷灌丛带的形成——盛行西北风
D. 西坡雪线比东坡高——东坡地势陡峻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如图所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意义深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Ⅱ段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竹要原因是( )
A. 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B. 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
C. 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D. 减少泥沙淤枳
2.港珠澳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
①经济结构的相似性
②经济结构的差异性
③地域文化的相似性
④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图中两个人工岛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 设立桥隧养护站 B. 桥隧间的承转过渡
C. 设立观光点 D. 设立管理救援站
下图示意中国东部锋面雨和雨带移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雨带在C~E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C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 4~6月 B. 6~7月
C. 7~8月 D. 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至C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北皆涝 D. 南涝北旱
3.下列地理事物的出现与雨带位于E一线时的季节基本相符的是( )
A. 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 B. 秦岭淮河地区天气可能转凉
C. 黄土高原的夜越来越长 D. 株洲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