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①→②→③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并说明该现象持续发展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 广东 B. 山西 C. 新疆 D. 江苏
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台湾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B. 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 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 D. 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
下图为安徽省部分区域农业发展格局示意图,皖南山区特色农业区盛产的农产品主要有( )
①茶叶 ②柑橘 ③香蕉 ④甜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季风水田农业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是好暖喜湿的作物,生产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A. 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 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下列气候区不属于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温带季风区 B. 热带季风区
C. 亚热带季风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下图为某种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乳畜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 内蒙古草原 B. 四川盆地
C.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 东北平原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